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77章 已经发生

不管为了谁,宁义勐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秋天好像短了,中午热一阵子,送完大舅哥,还感觉有点心里发凉?

“兄弟,我是不想家啦,心里有些发寒?”

问起身边陪来送行的大牛,宁义觉得不对劲。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大哥,天变了,是冷么?”

“兄弟,那大田里的高粱,谷子,稻子还没有收,天短啦?”

宁义隐约明白过来,所谓的小冰河世纪,秋天缩短,那……?

不敢来多想,要闹粮荒。

怀起不安的心情,宁义终于等来了,袁督师给转到的朝廷加急公文,调运辽西粮食,赈灾宣化大同。

地里有些农作物没收,朝廷惦记上了新品种的早粮,土豆,地瓜,玉米,知道袁督师不敢从宁远城那边下手,分明想从这边来调用,宁义还是犯愁。

以前忙里忙外不知道,如今驻守在前沿一线,看似辽西与辽东这边,有点丰收景象,实则除了眼前的一片,榆关外的其余各地,连半个收成还没有。

受交通条件的制约,信息速度传播的过于闭塞,宁义虽说得知到一些外界的旱情信息,他还是不愿面对,特意还派锦衣卫到关外各地密查下,隐约感觉自己的计划要落空。

本打算救济东江那边的粮食,现在却被朝廷给惦记上了,看来只能可家里的人先用,东江是顾不得了。

再者给大明国宝级的福船,到丽岛买铁弄沉了一艘,五百多的将士遇难,朝廷没来找自己怪罪索赔,有雅量还可以,不能总使督师背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各城堡里,给督师调去一半粮食!”

不下重手奉献大明,宁义知道粮食总归留不住,不管榆关内的人民大众死活,自己在辽西做官没了意思,何况大量的难民涌出关外,自己还要管温饱,到时候更加麻烦。

民众与官兵面见成车成队,浩浩荡荡向南运走粮食,心里多少不得劲。

白干了一春一夏,但家家分到了新品种农作物,舍不得,还是应该得给,辽西这边会比辽东那边幸福得多。

后金占领的辽东,几乎全收缴上新品种农作物,土豆早被收走干净,地瓜,还有玉米,从田地里直接给运走,为此辽东民众一片大闹。

皇太极为了安抚民心,说拉回盛京去贮藏,为了来年做种子,剩余的粮食归各地所有。

如此可见,皇太极的阴险,不管辽东百姓的死活,地里除了剩下秸秆能烧火,还会有什么粮食?

面见皇太极明显耍赖,有些玩不起,典型的捞足了想熘,破烂不堪的乱摊子,砸完了锅,还想甩给自己,宁义还真不想收复辽东失地。

不信大明军队一过河,后金军队比兔子跑得还快,说你大明故意挑起战乱,造成民不聊生,赤地千里的野蛮行径,泱泱大明国的颜面何存?

眼看快到了十月,督师没有下令进攻辽东,宁义看目前情形,大明与后金还真打不起来了,一个粮食短缺要了双方的命。

辽西是有大量的余粮,但来年做种子的消耗,几乎有多少粮食也不见得够用。

大明朝廷终于醒悟过来,准备大力推广新品种农作物,尤其是土豆,地瓜,还有玉米,辽西这边给留种子,来年要大面积播种。

皇帝虽说没给下圣旨,但宁义接到小张嫣皇后的亲笔书信,提到积德行善会有好报,必须多给留些种子,不要辜负了一片心意。

“辜负心意,给你留在东塔沟里,抱上了孩子,也许啥事没有啦!”

拿起小张嫣皇后的书信,宁义对兄弟大牛说笑。

“可不是,她与大哥发贱么?”

大牛见宁义心太软,这边的小庄妃上赶来闹,崇祯的小嫂子张皇后又逗,给上了手,早会老实。

“兄弟,咱俩还别闹了,你那边的粮食还有多少?”

“粮食不多了么,你不说拉回东塔沟去做种子?”

“哦,少点没关系,看来咱这边要打不起来,想必督师另有安排?”

袁督师不发话,宁义的确不敢私自用兵,上丽岛购买坯铁,战船被凿沉,将士遇难的老账,朝廷早晚会与自己来算。

后金那边又大量卖给坯铁,有时用粮食换,有时用银子,反正小庄妃是收到什么银子粮食,从不耽误给运来坯铁,她还说用铁器换坯铁也可以。

像似对自己好过了火,宁义有点心里不安,现在到十月多了,应该不会有多大的事发生,小庄妃在对岸来的书信,皇太极一定在,应该不会到京畿去找事。

而此时的袁督师,正对京畿西北的防线担忧,调回辽西的主力军队向后集结,以备京畿边塞的不时之需。

多次上书朝廷,要加大京畿防线的兵力部署,后金军队有可能会从大安口,喜峰口,龙井口一线突破大明军队的防守,入侵京师重地。

此时财力物力,严重不足的大明朝廷,正犯起赖人的毛病,谁看出的病,谁免费给治,京畿防线又有意推给袁督师。

而袁督师心里清楚,自己得罪了财神奶奶苏芸儿,别说皮岛一事没少赔,有银子也不能给掏,怒斩人家亲二舅,她母亲毛诰命夫人这一关,督师至今还没有过。

眼看十月又要过完,辽西将士的军饷要开,督师有苦说不出,自己是迫不得已才做出,如此里外得罪人的悲催糗事。

幸好宁义没当面来理论,怒斩岛帅他二舅,也许他能明白自己的苦衷。

夜无声无息而过,站立在宁远城里的督师府,袁督师久久凝视深邃的星空,感觉累了,是不是想早点交权……

“报,八百里加急!”

“啊,当真的发生?”

袁督师接到勤王诏告,皇太极统帅三路大军,正从自己所预料到的大安口,龙井口,喜峰口处,突袭京畿重地。

事发突然,尽管袁崇焕督师早有所料,还是不免惊慌,尽快安排好辽西的事宜。

命令众将点齐兵马,准备入关勤王,自己一人坐在督师府里,头不抬给宁义挥笔疾书。

明知此次回京勤王,定当九死一生,袁督师饱含热泪,给宁义写起长信。

对宁义肯定有加,多谢一年来倾力相助,本想年底辞官,回归故里,怎奈天不遂愿,此次回京勤王,必是在劫难逃,故此舍身成仁,望能匡扶大明,据守辽西大业。

袁督师写到最后,词还无心来掂量,关于怒斩岛帅一事,唯恐宁义有搅入私通后金之嫌,故此灭了口实,现与督师大印,尚方宝剑一同送归于你,今后可自由任行,所做之事,唯我一人承担。

写完书信,袁督师派人急送给宁义,骑马含泪,又在宁远城里转了一圈,挥师南下。

大规模军队调动,在小凌河一线的宁义,早得到了后金入侵京师一事,但他心里还是有个底。

哪怕真从龙井口,喜峰口,还有大安口一带,后金军队侵入京畿重地,自己援助京师的一百多门大炮,后金军队用人堆,恐怕堆个月八天,也不见得攻克京城。

何况一到京畿重地,城池堡垒连片,后金军队长驱直入,不可能会顺利得手。

再者又说了,皇太极是在小凌河北岸,好像没前去参加突袭京畿一役,难道说小庄妃耍了自己?

没接到袁督师所命,宁义干着急在指挥府里转,等待命令后,才可以具体行事。

在来回焦躁不安的走动中,大牛与苏有山前来问话。

俩人也得到确切消息,烽火已经燃起,直达到塔山堡垒,京畿那边一定出事了,问宁义该如何安排。

“督师未来军命,我等先稳住阵脚,以备不时之需。”

“大哥,你还等什么,咱大明老窝要被端掉了么?”

“是啊妹夫,看来咱辽西这边,要一块跟着倒霉?”

此次后金军队出兵,是从北元与大元的交界处突袭而入,辽西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牵制住后金军队之责。

“大舅哥所言有道理,我只好听命于督师,咱做不了主啊!”

宁义也无奈,一个小小的都指挥使,在大明朝买官进爵中,可以说什么也不是。

到现在自己手里只有一万多的军队,想上辽东去玩命也可以,但后续的援助,粮草淄重用谁来完成,尤其攻入到后金的内陆地区,当下想抢后金的粮食来维持住战争,恐怕还要搭上,后金人跑了,剩下的汉人自己眼看饿死不管。

后金军队可以到关内玩浑招,自己还要点小脸面,总不能狗咬自己一口,反过来咬狗?

大牛和苏有山着急,宁义比他俩还要急,只能宣布战时状态。

所有临近小凌河一带的民众,赶快到城堡里紧急避险,远处要藏进大山里,辽西准备与辽东的后金开战。

自己的这点人马,看来只能顾前顾不了后,坚壁清野,后金军队爱杀,便杀透过来。

下面连准备好防护措施,再等些时候,不管袁督师是否下达进攻命令,一心杀向后金的盛京去玩命,只有这样做,似乎能扳回一局。

连夜动员民众躲入城堡,藏好自己的粮食,眼看战争要爆发,一折腾传下去,小凌河南岸的民众开始还不信,军队没有耐心来解释,武力解决,强赶民众躲入进城堡。

大兴堡里,一时人满为患,怨天怨地,民众开始跳脚大骂,宁义躲进指挥府里,心说,一会儿我走了,你这些老百姓到这里来住白吃白喝,知道了做官如何的不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能有半夜时分,袁督师书信,还有督师帅印,尚方宝剑一到,宁义心里感动。

“督师好像活着,也不可能显露给世人啊!”

大牛与苏有山一直没走,在这里等候督师的命令,听宁义动情一说,苏有山拿起袁督师给妹夫的亲笔书信,边看边读给大牛听。

“大哥,你是督师了么,老袁上京保皇帝老,咱这里赶快跟后金开打么?”

“是啊,妹夫,咱总要做些事,否则无法面对大明的百姓?”

后金军队一旦进入京畿重地,烧杀抢掠,为了发财混口饭吃,任何事皆有可能干得出,大明军队在这里等着吃素?

“督师放下权,我这里好办得多,可以从东江,随意来调用人马,咱上盛京熘达去。”

宁义红了眼,小庄妃一定与皇太极耍了自己,擒住了她,解解恨再说,开始给东江耿明忠,尚可喜,孔有德三人,发去调令,速速前往辽西方向进军。

有了兵马调动的权限,自己爱写上啥是啥,‘咣当‘一盖督师大印,东江那边不愿意,等以后自己去找袁督师去说。

家里这边,还有个老舅爷该使唤啦,命珂其老舅来押粮运草,负责后勤保障,后金那边的道路他熟悉,还有攻克下的城堡总要有人来管理。

总该要试试珂其老舅,对待后金皇太极的态度,免得他心里始终委屈,不能给姐姐阿巴亥讨个说法,该留的留,该去的去,宁义顾不上太多。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