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89章 都些什么事

怒发冲冠为红颜,宁义以前说什么也不理解,吴三桂的不耻行为,今晚他终于深深知道,人该犯病的时候还要犯。

“兄弟,这边你掌握好火候,归你来指挥,哥我到那边阵地去看看?”

“大哥,不打了么?”

“打下去,什么也捞不着,皇太极投降更麻烦。”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整个大明朝都你一个人厉害,恐怕离找死不远。

况且归降了吃饱喝足后,该反还是反,杀光灭族不人道,以前做了也没成功,宁义不想找这个麻烦,转身离开了这边的阵地。

“大哥……”大牛一阵阵迷湖,赶快停火,捞着实惠再说。

小庄妃与李延庚带队前来,宁义躲开不见,想和大牛来讲道理没门,开口闭口只说大哥交代了也无法,议和停战还等着朝廷来圣旨准许。

后金快点按条件签,上万大军不能在这边等,天太冷,想到城里去住。

小庄妃说,皇太极认可以浑河南北划界,不过补给难民的口粮银子,要后金人前来发放。

如此一说,这事学问大了,大明朝收复自己的失地,反过来后金掏银子给救济,到底谁干了不人道的事。

大牛和他舅丈人莫不提听了,此事还做不了主,又来找宁义商量该如何对付。

宁义怕小庄妃一闹,弄不好流氓罪出来,只能点头答应,后金可以派人来监督,一人按二两银子补偿标准即可。

这个数目说多还真不多,大约估计三十多万人口,后金承受得起留住了粮食,的确吃亏不大。

而宁义派于佑出海南下,直接能给转换回粮食,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圆满结局,说一千道一万,稳住关外的局势,老百姓不能饿死。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皇太极搂住要命的粮,自己有这个进口粮食的方便条件,双方只能妥协让一步,再谈判起没完没了,大福船冻在辽渤湾里,今年出不了海。

大明天灾人祸,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已经无力承担,一个小小的辽西,战争一旦闹大,年似乎都过不去。

宁义不想败光家底,只要大炮架在浑河的南岸,离盛京城不是太远,皇太极准保老实窝囊呆着。

事情太大,众人做不了主,宁义还是硬起头皮来见小庄妃。

红花薄袄,翠摆莲裙,宫花俏脸在灯下,宁义忙道:“小妃子可好?”

“呸,说是明天早上给信,今晚动手,不要脸吗?”小庄妃说着上起手。

“这……?”

“这大哥,你俩有事说事,我上外面忙么?”

大牛咧嘴往外跑,李延庚是更不管这闲事,笑着跟出去。

屋里剩下俩人,小庄妃却软了下来,问起宁义,可不可以用铁来偿还赔款。

“铁也可以,不过我等银子买粮,你后金甩了乱摊子,老百姓要吃饭!”

“你买粮,给我留些种子?”

眨眨杏眼,小俊脸又贴来,宁义连忙道:“有份,皇太极老实呆着便成?”

“那还行,算你没坏了良心,我们这里,还不往回买农具铁器?”

小庄妃太可爱了,好事给自己留在后面,宁义没法认栽。

停战议和条款,外加几首流行歌词,需要精凋细琢费时间,足足能有一个时辰,宁义和小庄妃从屋子里走出,事算办完。

按协议条约,大明军队先退回辽阳驻防,后金在辽东的残余兵力回撤。

议和停战朝廷不管,宁义还给报上去,虽说多划出大明的辽东疆域,但对朝廷有个交代。

雪纷纷飘下,北方已经进入了隆冬,安排好前方的一线驻防,宁义决定到东江的皮岛去巡查下。

急着前去解决丽岛与东江的领土纠纷,目的还是为了铁矿一事。

辽西辽东缺少铁矿,而当前以露天开采为主,没有炸药,埋在地下挖不出,多厉害的人,一时半会儿组成不了科研队伍,人家还忙着背四书五经。

在没有鲜花掌声中,宁义和手下的众将士辞别,带领兄弟大牛,大舅哥苏有山,统帅一千人马奔赴皮岛。

北国江山,万里雪飘如画,战马驰骋纵横,在疾驶的马背上,宁义心情沉重。

今冬明春的生计始终要命,天寒地冻,吃不饱穿不暖,自己的官快要做到头。

途经一户山村人家,宁义弃马步行到茅屋前:“老乡,家里可有人?”

“来啦,哪里的官爷?”房门轻轻打开个缝,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揉眼道。

“老人家,在下是大明军队,前往东江。”

“哦,大明军队?”老人如梦低语,浑浊泪水滚滚涌出。

“老人家,温饱有忧,还是……”

盼望大明军队收复失地,一路上从未见过夹道欢迎的场面,大明朝廷凉透了百姓的心,宁义算是习惯了。

当他听老人满意地说,官家给发了粮食,是思念倒在盛京战场上的唯一儿子,做为主帅,宁义抬起头,任凭雪花飘进眼里。

“老人家,主帅无能累死三军,抚恤银子可权当寸心!”

“抚恤银子?”老人揉搓泪眼,又轻轻叹了声:“唉,东江没有这个说法啊?”

“抚恤银子没到?”宁义听了不澹定,要说粮食补发没到,这个事他信,抚恤伤残将士的银子没有送到东江,他觉得不可能。

辽西调用大批的锦衣卫,人人背负抚恤银子,用八百里加急运送到州府县衙,难道说东江这边变了天,将士的卖命钱胆敢私吞?

“来人,传附近管事的,快来见我?”

远远跟随的令兵忙去找人,大牛与苏有山闻讯赶来一听,此事太不像话。

抚恤银子早给送到,不给及时发下去已经大错,阵亡伤残的家里没听过如此的说法,东江的文官一个别呆着混饭吃。

众人在屋里气愤等待间,令兵带进一个乡老。

银发飘飘,慈眉善目,宁义见最低层的老官,用不上发火,和颜悦色问起,关于辽东的将士抚恤问题。

老人惶恐不安道:“上面没提起,底下无法来传达告之,咱东江这边,早没了将士抚恤之说?”

“既是这样,有劳老人家,粮食发放可好?”问太深,为难了乡老,宁义岔开话题。

“粮食发放还可以,听说管到来年,百姓不信?”

天下白给饭吃的地方,活成神仙没听说过。

“老官,这是新任的宁督师,上你辽东扯么?”

大牛着急,我们这里搭银子,又掏粮食,上庙烧香拜佛,还施主善哉,人情味哪里去了?

“宁督师不晓得,宁指挥使的名望,辽东遍地尽是知晓啊!”

“唉……!”宁义一捂脸,好像如何来作死不了,官不大。

安慰下阵亡家里,宁义从令兵那里借来二两银子,聊表寸心,带领大牛与苏有山急上路。

顶风冒雪,急行几十里路,大队人马来到青台城,县令没见着不说,驿站不供应伙食。

家穷无可厚非,宁义自带军粮能将就,但见管辖驿站的小官,带人坐在屋里喝小酒,啃羊腿,他气不打一处来,带领兄弟大牛几人,直接到县衙去拜见青天大老爷。

风雪交加,挺大的临时督师,宁义一行人,硬是被衙役挡在门口外,说县大老爷正在陪夫人们赏雪。

大牛不爱听啰嗦,上前给衙役来个大嘴巴,带人冲进县衙,宁义摇头,东江的官员架子大,恐怕报上督师像不好使。

穿廊过院,远远从后花园里传出弹唱声,腻腻嬉笑言语。

“大老爷这景好!”

“老爷我给你揉揉背!”

“大老爷咱俩喝交杯酒!”

“大老爷,今晚……”

“都她娘的别吵,今晚上军中去睡!”大牛不管那些,冲进后院高喊。

“哎呀,我可烤烤火!”宁义随起进来一看,头回见过如此的享受场面。

内宅的正房门口,中间架起炭火盆,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个老不死的官,激情却不小。

怀里坐个举杯对饮,身旁左右揉肩,后面还站个捶背,四个小女子殷勤伺候。

“老官可舒服?”宁义边借光烤火,边冷冷道。

“你等……你从哪里而来?”身穿鸳鸯戏水补子的小七品官,资格老,的确不把一个武将当回事。

“大明军队,路过开赴皮岛,特意拜访下知县大老爷。”说什么没用,在东江这边,好像只认识毛二舅。

“上皮岛作甚,不知道东江这边的规矩?”老县令脸一沉,眼皮不抬道。

“东江这边有了新规矩,不是我大明统辖?”宁义迷湖,毛二舅好像早该躺下歇歇,他这边的官架子太大。

“放肆,快出去,早早上路!”老官不耐烦,连连挥手。

“哎呀,这……?”给宁义弄得不知道说啥好,还的确与他发火没意思。

“快走,小穷兵哥哥呀!”

“是啊,没钱没势,你看得不闹心?”

“脸还挺白啊!”

“呵呵”,“咯咯”,这群小妾拿宁义开闹。

大牛在旁看会热闹,忍不住发起狠,上去一脚踹翻火盆,伸手抓住老官的衣领:

“老官你到大堂上去说,你四个小狐狸,到军队里更热闹。”

“啊,这里是东江,你等……”

大牛掐住老官的脖子,硬给拖出后宅,四个小妾惊呆愣住,随后嗷嗷跑回屋内,众人笑笑不在理会,开堂问正事要紧。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