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四十五章 小家碧玉

当荣翠儿知道了这门亲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发呆。

李乙丑家和这里只会有一街之隔,自幼就认识的,只不过没有太深的印象。在荣翠儿的心目当中,李乙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儿时玩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也就疏远了。后来李乙丑发迹,升官发财一路扶摇直上,更成了两个世界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接触。

突然之间李乙丑就派人上门提亲了,确实让荣翠儿始料未及。

“乖女,人家李大将军连定礼都放了,你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古代的少女不讲究感情基础、共同语言那一套,只是已经发迹的李乙丑居然主动上门提亲,让荣翠儿有种受宠若惊的惶恐。

人家李乙丑都已经是朝廷命官了,还能看上一个卖香油的丫头,荣翠儿当然欢喜万分,却还拿捏着女儿家固有的矜持,万分羞涩的都囔了一句“全凭爹爹做主”,就已经羞的抬不起头来。

看这个样子,女儿对这门亲事非常满意。

一家都很满意,更难得是翠儿本人也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当然是一门上好的亲事,这事基本上就算是定下来了,只等走完那一套传统上的流程,就可以和李乙丑李大将军结亲了。

“这固然是一门上好的亲事,”满堂欢喜气氛当中,荣六指的一个堂兄有些忧虑的说道:“既然左右都是自家人,我也就不必客套。这门亲事是咱们高攀李家,那李乙丑……李将军是淮扬民练指挥使,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五品,说不得以后还得升一升。咱们小门小户的人家,就算是因为青梅竹马的关系,成了这门亲事,只怕翠儿也作做不好将军夫人……”

象荣翠儿这种小户人家的闺女,随便嫁给普通的小门百姓,自然是足够了。若是做堂堂的官太太,以她的那点素质肯定是不够的。

“咱就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了,至少也得能读书识字吧?六指兄弟啊,你先别忙着高兴,当务之急是请个女先生,先教咱家翠儿认字,《孝经》《女儿经》之类的,不能说倒背如流吧,起码也得读一读,顺便学一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类的东西……”

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荣翠儿虽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账目,却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怎么能做好一个合格的将军夫人?

请先生教孩子认字读书,是要花钱的,尤其是女先生,更是难得。甚而至于还要学习琴棋书画之类有钱人才有资格学习的东西,更要花费甚巨。

明明知道学习这些东西要花费很多银钱,荣六指还是咬着牙应承下来:“好,为了咱家翠儿,便是多花点银子,也得先请个好的女先生教她认字读书。只是……家里实在有些短住了,手头上有些紧……”

“咱们荣家做了几辈子的泥腿子,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便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翠丫头的事情就是族中的大事,咱们各家各户都出点钱,凑一凑,说甚么也要把咱们家翠儿打造成为合格的将军夫人。”

没过几天,荣家就托人找到了文秀之,正式答应了这门亲事。

既然荣家已经应了,就已经变得非常简单,请吉纳礼等等按照通俗的做法走完这些程序就可以了,至少文秀之是这么认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请吉之前肯定要征求李乙丑的老爹李老太爷的意思,当文秀之说起这事的时候,却碰了一鼻子的灰,几乎是被李老太爷给骂出来的。

儿子李乙丑的仕途刚刚走的顺畅了一些,老太爷已经托人象高邮的周家提亲了,结果文秀之却弄了一个荣家的女儿出来。

那个卖香油的丫头怎么能配得上李乙丑?

因为以前曾是阉党中人,李老太爷早就看这些自命清流的东林文人不顺眼了,如今又掺和自己的家事,立刻就变得不客气起来,一通臭骂将文秀之赶出了家门。

“李指挥,令尊好像不怎么满意这门亲事啊,当时你怎么没有对我提起?我还以为令尊和你一样,都对荣家女儿很满意呢。”

“老爹要是满意的话,我自己随随便便找个媒婆上门提亲就可以了,何需劳动文兄出马?”

“林尊不允,这门亲事……难啊。”

“老爹不同意,确实有些不好办。文兄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做做老爹的工作?若是和荣家的亲事成了,乙丑感激不尽。”

父母之命大于天,尤其是在婚事这个问题上,老爹的意见至关重要,过不了老太爷的这一关,一切都是空谈。文秀之琢磨了老半天,才留下一句“从长计议”的话语。

从此以后,文秀之几乎是一天三趟的往李乙丑家里跑,喋喋不休的和李老太爷说起这门亲事的好处,几乎每一次都被李老太爷举着扫帚赶到大街上。

当李乙丑对苏子朋说起此事的时候,抽屉那头的苏子朋一边想到一个东林文人和一个阉党老头讲道理的情形,就会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我估计这门亲事短时间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文秀之有的忙了。”

“文秀之若是能把此事办妥,自然是最好,就算是搞砸了,也没有什么打紧的,反正是已经打定了主意,绝对不会同意周家这门亲事。就让文秀之和老爹慢慢的扯皮好了。”

“乙丑兄弟,我发觉你自己对这门亲事也不怎么上心啊。”

“一想到扬州十日,我的脑袋都要炸开了,一门心思的只想着练兵练兵再练兵,哪还有心思去想什么亲事?”

“你的民兵练的怎么样了?”

“按照苏兄给的《练兵纪要》,新兵已经可以结阵了。年前张三哥和周六斤带着一千二百兄弟去山东平乱,据说打的不错,不过具体的情况要等张三哥回来之后才能知道。”

真正的强兵从来就不是练出来的,必须在血和火的实战中反复锻炼,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过年之前,山东地面上忽然冒出好几股“闯贼”,声势一度壮大。李乙丑主动请缨,派出一部分民兵去剿匪,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在实战中锻炼军队。

这个做法还是苏子朋最先提出来,因为他很清楚现在的闯军主力是在湖广一带,千里之外的鲁南地区虽然冒出好几拨打着闯军旗号的反贼,却没有一个的真的,全都是趁着局势纷乱想要浑水摸鱼的土匪。

从张三哥送回来的战报来看,鲁南一带的反贼确实不是正牌子的闯军,而是趁势而起的匪徒,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赤脚大仙”“无生老母”等神仙的忠实信徒,战斗力可想而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那些吞了符水之后就敢大喊着“刀枪不入”往前冲的乱贼,根本就不是淮扬民兵的对手,往往只需要一两次冲锋就能把他们打的满山遍野四下逃窜。

“你的火炮铸造的怎么样了?”

“按照苏兄给的设计图纸,已经铸出了四门铜胎炮,却只有一门勉强能用。”

按照大明朝的律法,地方军队不能私自铸造火炮这种重型武器,必须取得朝廷许可。苏子朋根本就不理会那一套,直接拿出了图纸,让李乙丑组织工匠秘密铸造。

苏子朋帮李乙丑设计的这种火炮其实非常原始,基本是彷制了西班牙人的佛朗机。从技术含量上来说,远远不如当时最流行的红衣大炮,射程和威力更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苏子朋设计的这种火炮有一个技术难点:小型化。

这种火炮的总体重量只会四百来斤,和动辄数千斤的佛朗机比起来完全就是袖珍型的。却采用了母炮和子炮分离的装填方式,而且是铜铁分铸:熟铜为胎生铁为身,子炮预先装填。

因为这种火炮根本就是为了野战而设计的,所以才极力的小型化以最大限度的便于移动。母炮子炮分离,可以省去装填的麻烦,极大的提高射击速度和频率。这种武器的缺陷和优点一样明显,因为已经小型化了,所以装药量很有限,射程和威力也相应的降低了很多。

李乙丑手下的工匠和学徒已所数千,打造铜胎铸造铁炮身都不成问题,问题是很难制造铜胎和铁身之间那些精密的小零件。比如说风口的那个销子,若是铸的太紧,放炮之后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就会卡在那里,不能通风散热。若是铸的太松,就降低了气密性,射程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喷出火来伤到放炮的士兵。

大明朝的技术可以铸造佛朗机甚至完全可以彷制红衣大炮,但是在火炮小型化的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毕竟这种小型的火炮在当时已经可以算是非常精密的东西了,某几个甚至某一个零件的缺陷,就会成为无法突破的技术难关。

“你只管铸你的炮身和炮胎,这些小问题我帮你解决。”

苏子朋的那个时代,已经可以让硕大无朋的飞机飞上天空,制造几个火炮的小零件完全没有问题,李乙丑非常放心。

“苏兄,昨天晚上你说到了一种叫汽车的东西,我想了整整一天,也没有明白。”李乙丑对苏子朋那个时代的东西非常有兴趣,尤其是对后世的科学技术,更是百般好奇:“你再给详细的说道说道,明明没有牛马在前边拉着,为什么车子会自己跑呢?”

“说起汽车,必须先说一下内燃机……算了,对你来说,内燃机实在是太深奥了,我可以先给你讲一点入门的知识,还是先从蒸汽机说起吧。”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