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两百一十七章 大才来投

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是个多事之秋。

自从董卓焚毁洛阳,迁都长安以后,山东诸侯虽然名义上,仍旧保持着联盟。

但事实上,诸侯之间的联盟,却是变得名不副实。

这次讨伐董卓,诸侯皆是碌碌之辈,心思不纯。唯有曹操与孙坚,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大放异彩。

诸侯尽皆畏惧董卓之威,裹足不前。曹孟德虽然屡次兵败,却也彰显了他对大汉的忠诚,以及无与伦比的气魄。

至于孙坚,他更是屡屡击败董卓军,并且第一个攻进洛阳。江东猛虎的称号,名不虚传。

可以他仍旧屈居袁术帐下,受人掣肘。

说起袁术,就不得不提起袁绍。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其中袁绍与袁术两兄弟,都是一时豪杰。

特别是袁绍,他虽然是一介庶子,但是生得英俊威武,深得袁逢、袁隗喜爱。

袁绍凭借世资,年少为郎,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

不久,他因母亲病丧的缘故,在家守丧,而后又接着补服父丧,前后共计六年。

汉代极重孝道,袁绍守丧六年,给他自己博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声。

而且他年少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人,皆为奔走之友。

再加上他谋诛宦官,并且被诸侯推举为盟主,讨伐董卓,更是让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然而,袁绍帐下,虽然文有逢纪、许攸等人,武有颜良、文丑之辈,他却只有渤海一郡之地。

由于冀州牧韩馥,乃是袁氏门生,所以他一直支援袁绍钱粮。

后来,韩馥惧怕袁绍谋夺他的冀州,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开始慢慢消减袁绍的粮食,想要动摇袁绍的军心。

从此以后,袁绍心中暗恨韩馥。

初平二年,韩馥麾下大将麴义反叛,韩馥与麴义交战,结果失利。

袁绍既已怨恨韩馥,就与曲义结交。

他的谋士逢纪,更是对袁绍说:“夫举大事者,非据一州,无以自立。”

“今冀部强实,而韩馥庸才,可密约公孙瓒将兵南下,言取得冀州之后,与瓒平分。公孙瓒闻言,必定发兵攻打冀州。”

“韩馥见到公孙瓒出兵,心中必定骇惧。而后主公遣辩士为韩馥陈说祸福,馥迫于无奈,必会将冀州让与主公。”

袁绍听从了逢纪的建议,随即写信给公孙瓒。

公孙瓒接到书信,果真大喜过望,就率兵前来,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却是准备暗中偷袭韩馥。

韩馥听闻公孙瓒来攻,果真心中害怕。

而后又袁绍派遣高干,以及颖川人荀谌,前取冀州向韩馥陈明利害。

韩馥闻言,不听长史耿武、别驾闵纯、以及骑都尉沮授的劝谏,执意将冀州让与袁绍。

耿武与闵纯不愿袁绍得到冀州,就在袁绍进城的时候刺杀袁绍,却被袁绍帐下大将所杀。

韩馥献出冀州之后,袁绍并没有厚待他,只是封他为奋武将军,手下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

后来,袁绍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

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轻慢,这时又想迎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围韩馥的住宅,拔刀登屋。

韩逃上楼去,朱汉捉到韩馥的大儿子,将他的两只脚打断。

虽然后来袁绍逮捕了朱汉,并且将他处死。

但是韩馥仍然忧虑惊恐,请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同意,于是韩馥就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

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

韩馥当时在座,以为他们是在算计自己。过了一会儿,他就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

袁绍得到冀州以后,手下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麴义、牵招、淳于琼。

文有沮授、审配、逄记、郭图、辛评、辛毗、陈琳、崔琰等人。

再加上冀州富庶,人口众多。一时间,袁绍的声望如日中天。

然而,袁绍当初利用公孙瓒夺取冀州,却没有兑现诺言,与他平分冀州。从此以后,袁绍与公孙瓒交恶。

与此同时,曹操带兵进驻东郡,整顿军备,剿灭军中叛乱,被袁绍请封为东郡太守。

曹操到达东郡,谋士猛将纷纷来投,没过多久,他帐下文就有郭嘉、荀彧、荀攸、刘晔、满宠、吕虔、毛玠。

除此以外,曹操帐下亦是猛将如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乐进皆有将才。

自此以后,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同年,益州牧刘焉,杀死汉中太守,独揽益州军政大权。

袁术与袁绍交恶,为了与他争夺豫州,就派遣公孙瓒族弟公孙越、以及孙坚,攻打袁绍部下周昂。

两人进军不利,公孙越死于乱军之中。

公孙瓒闻讯大怒,再加上他怨恨被袁绍利用,就起兵攻打袁绍。

在这个乱世,诸侯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交战的好不热闹。一时间,大汉帝国烽烟四起。

董卓坐镇长安,看着诸侯混战的场面,心中高兴不已。

却说陈旭平定并州以后,一直待在晋阳,处理并州境内的一应事务。

并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动荡,又开始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而陈旭颁布的一系列政令,更是使得境内百姓归心,纷纷称颂陈旭之名。

处理完了手中的事务以后,陈旭伸了一个懒腰,想起家中的娇妻、子女,以及陈父、陈母,心中闪过一丝愧疚。

走上了争霸天下这条路,陈旭居然有些怀念以前的日子。

虽然陈旭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敬畏,但是他却感到了深深的疲倦。

现在,只有他看到治下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之时,陈旭才会感到一丝喜悦。

取并州一直到现在,陈旭都很少回家,经常在官府之中忙得通宵达旦。

“现在并州诸事都安定下来,我也应该多抽点时间,回家陪陪他们了。”

现在陈静、陈虎、陈青都被他委以重任,在外地就职。但是他们的家小,却都在晋阳。

其实不止是陈静他们如此,就连程昱、王延、张扬、张辽等人都是这样。

自古以来,一般被君主外放的武将,他们的家人,大多都不会一起跟着过去。

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不让他们分心。说得不好听,那就是当作人质。

虽然陈旭非常信任帐下诸将,但是他们或是为了避嫌,或是为了表露忠心,除了自己的妻妾,他们的父母、儿女,基本都被他们主动安放在晋阳。

“有时间,我也要多去看看几位老人家。”

陈旭一边想着,一边往家中赶去。

刚刚回到家门口,陈旭就听到小孩的哭声,以及张玲、赵雨哄孩子的声音。

听到有些嘈杂的声音,陈旭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

他推开房门,看到长子陈政在地上爬来爬去,次子陈骏以及小女儿,分别被赵雨、张玲抱着。

两个小孩你哭一声,我应一声,他们的哭声,在陈旭的大院之中,交相辉映。

“啊!”

正在哄孩子的赵雨,突然看到陈旭进门,惊讶的叫了一声。

在以往的日子里,哪怕陈旭回到家中,也已经很晚了。赵雨没有想到,自家良人今日回来的这么早。

张玲也看到了陈旭,她抱着陈婷微微一福,脆声问道:“君今日回来的可真早呢,我这就去给你弄点水洗洗脸。”

赵雨急忙说道:“还是我去吧!”

她刚准备过去,怀中的陈骏又开始哭闹起来。

陈旭哈哈一笑,说道:“洗什么脸?说不定待会,又要被这几个小子尿了一脸呢!”

听到陈旭的话,张玲、赵雨都忍不住掩嘴偷笑。

看到自己的父亲进门,陈政眼睛一亮,摇摇晃晃的跑到陈旭面前,抱住了他的大腿。

他的嘴上一直流着口水,在陈旭裤腿上面蹭着。

看到自己儿子的样子,陈旭忍不住大笑起来。现在的陈政已经三岁,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哭,并且时不时就尿在他身上了。

再加上小陈政,从小就长得虎头虎脑,与陈旭非常相似。所以陈旭也非常喜欢他,经常逗他玩。

陈旭掐着小陈政的腰,把他高高举过头顶,在空中转了几圈。小陈政也不害怕,睁着滴溜溜的大眼睛,咯咯的傻笑着。

逗弄小陈政没多久,陈旭就听到了开门的响声。举目望去,陈旭发现是田丰进来了。

对于田丰、程昱两个军师,陈旭早就吩咐过守门的兵卒,只要他在家,就可以直接放两人进来。

所以田丰来的时候,也没有敲门。

把陈政放在地上,陈旭向田丰问道:“元皓,你现在前来寻我,所为何事?”

田丰脸上的喜色,怎么也掩饰不住,他对陈旭说道:“主公,大喜,大喜啊!”

陈旭眼睛一亮,问道:“何喜之有?”

田丰答道:“方才来了一个儒士,我上前考校他的才华,却不想,此人不仅精通政务,更是难得一见的智谋之士。”

“如此大才前来投奔主公,是否可喜可贺?”

能得到田丰的如此夸赞,来人又岂会是庸碌之才?

陈旭急忙问道:“新投之人,姓甚名谁?”

田丰有些郁闷的答道:“那人不肯说出姓名,只是要先见主公一面。”

陈旭闻言,急忙拉着田丰的手臂说道:“那还等什么?快带我前去见他!”(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