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七百五十二章 叛徒

箕关城内气氛显得无比沉闷,几乎每个关中士卒脸上,都带着疲惫不堪的神色。

城中守军,如今已经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一。

而且在曹军不分昼夜的攻城下,城内守军几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

箕关城下不论白天黑夜,都是喊杀之声震天。每当夜色降临之时,火把的光亮几乎直冲云霄。

哪怕郝昭已经将士卒们,分成两班轮流休息守城。

可是在这种战争的环境下,听着从未止息的战鼓之声,士卒们根本没有办法好好休息。

如今郝昭在城内筑起的第二道城墙,也有些残破不堪,曹军随时都可能会攻破防线,杀入城内。

郝昭准备再筑一道城墙,可是由于人手有限,直到今日尚未能够将城墙筑起。

“这段城墙可能支撑不过三天了。”

郝昭双目通红,他看着已经残破不堪的城墙,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忧虑之色。

“一定要想办法拖延时间,不然若第二道防线被攻破,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建立起来的话,箕关也就要失守了。”

火光照耀在郝昭脸上,露出了一张无比憔悴的面孔。

当晨曦散满大地,红彤彤的朝阳从东边升起来之时,天际终于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声音。

一个晚上的攻防战,终究还是渐渐落下了帷幕,也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曹军才会停止攻城。

“呼!”

随着曹军的撤退,许多关中军都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们不顾形象的倚靠在城墙上,大口呼吸着空气。

虽然空中弥漫着硝烟与鲜血的味道,可是这些人却没有丝毫在意。

这段时间,众人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完全没有了才开始的不适。

甚至于,有不少人还坐在尸体旁边,拿着染血的干粮狂啃不止。

郝昭坐在地上休息了一阵,他站起身的时候忽然感到了一阵晕眩,差点摔倒在地。

好在亲兵首领眼尖手快,一把将郝昭抱住,才没有让他摔倒。

如今守城战本来就十分艰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假如郝昭在大庭广众下晕倒,绝对是一件影响非常不好的事情。

“扶我回去休息一下。”

郝昭知道自己身体已经快要到了极限,也没有再妄自逞强,小声对亲兵统领说道。

这段时间攻防战惨烈无比,虽说郝昭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曹军凶猛的进攻。

可是他本人几乎一直待在城墙上面,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

再加上他身上肩负了,箕关以及整个关中的生死存亡,每日都感受到了极其巨大的压力。

身体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使得郝昭现在终于有些承受不住了。

亲兵统领扶着郝昭,不动声色回到府邸之中,让人做了一些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给郝昭端了上来。

“呼,呼,呼!”

这顿饭做得并不奢侈,因为郝昭为人十分节俭,平常大多数时候都与士卒们一同进食。

然而由于今天事出有因,亲兵统领才另外为郝昭开了小灶。

这顿饭由于比较简单,做的时间并不算长。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么一点时间里,郝昭居然已经死死睡去。

亲兵统领看了看热气腾腾的饭菜,又看了看熟睡不醒的郝昭,就悄悄将房门带上,而后退了下去。

……

这段时间的攻防战中,箕关诸将已经知道该如何防守曹军来攻,哪怕郝昭进入了梦乡,关中军防守曹军之时亦是井井有条。

然而,其中的伤亡与悲痛,却有多少人知晓?

郝昭虽然疲惫不堪,可是他仍旧没有睡上很长时间,醒来之后就把副将召了过来,准备再次启用此人。

当初因为两人之间有矛盾,郝昭为了抓紧时间统一战线,这才将那员副将打了三十军棍,而后剥夺了他的兵权。

可是现如今郝昭一人,已经感觉有些分身乏术,迫切需要副将的相助。

不然可能曹军尚未攻克箕关,郝昭就已经先行累垮了。

副将自郝昭府邸离开,来到自己住所以后,脸色仍旧有些阴晴不定,久久不语。

一位亲信见副将脸色不对,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道:“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副将却是脸上带着怒色,道:“郝昭那厮先无故打我三十军棍,而后又将我军权夺去。”

“现在他一个人支撑不住了,就想要再次启用我,真是打得好注意!”

说到这里,副将忍不住冷哼了两声。

亲信听见这么一番话,不由说道:“虽然郝昭将军前番对于将军太过苛刻,可是这段时间他守城战果极度辉煌。”

“将军虽然与其有些旧怨,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应当在此时与他闹别扭才对啊。”

副将闻言更怒,喝道:“吾跟随主公征战四方的时候,郝昭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如今却爬到我的头上。”

说到这里,他冷笑道:“我看他是觉得自己守不住箕关了,这才想要重新启用我,而后让我给他背黑锅。”

副将脸上露出了狰狞之色,道:“若郝昭一直不给我兵权,纵然我想要施展报复也不能从成功。”

“他不仁我不义,眼看箕关已经守不住了,我意投降曹孟德,你觉得怎样?”

亲信闻言大惊失色,说道:“将军怎能背叛主公呢?”

副将道:“我不是背叛主公,而是被郝昭逼到了这个境地,别无选择。”

亲信仍旧猛烈摇着头,苦口婆心的劝道:“兄长还请三思,我等以前本来就是大贤良师麾下,决不能背叛主公啊。”

副将与他亲信之间的关系,并非纯粹上下级,而是有真正的血缘关系。

听见‘兄长’二字,副将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双手按在亲信肩膀上面,两眼死死盯住了他。

“你若还认我为兄长,就随我任性一次吧;假如你不愿投降曹孟德,完全可以到郝昭那里去举报我。”

亲信脸色挣扎了一阵,最终极度艰难的点了点头。

……

曹军再次猛攻一日,整个城池都显得有些摇摇欲坠,曹军为此亦是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

夜幕再次降临,另一批曹军轮班前来攻打箕关,他们完全是在用生命换取胜利。

不是曹操冷血,而是他必须这么做,必须早点攻克箕关。若能攻克箕关,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

可是每日看着士卒们伤亡的报告,曹操都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

想起了城中那位,被曹军称为‘铁壁将军’的郝昭,曹操忍不住叹道:“真没想到郝昭这个无名之辈,居然如此难缠。”

这一夜,曹操待在营帐之内,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

就在他转辗反侧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亲兵喊道:“主公,箕关之内有人求见。”

曹操猛然惊醒,急忙披上衣服问道:“箕关来人,不会有错?”

亲兵答道:“绝对不会有错!”

曹操思量半晌,喝道:“速速有请!”

营帐之内,曹操一身戎装大马金刀坐在主位上,许褚却是拿着一柄大刀,立于一旁。

那位箕关来人被请进营帐以后,高高昂起了脑袋,居然非常无理的打量着曹操。

许褚见状勃然大怒,喝道:“汝乃何人,居然敢如此放肆!”

来人却是冷哼一声,不屑的瞥了许褚一眼。

许褚见状勃然大怒,就要上前将此人杀掉,却被曹操阻拦了下来。

曹操起身来到那人身旁,面带笑意的说道:“壮士深夜来我营寨之中,不会只是为了看看我本人吧?”

这个关中士卒不是别人,正是箕关副将的亲信。

箕关副将想要投降曹操,就只能派遣一个信得过之人,让其前来与曹操交涉。

见到了曹操这种姿态,那人不知为何,隐约间忽然看到了陈旭的身影。

猛然摇了摇头,他暗暗想到:“大将军乃何许人也,曹操又岂能与大将军相提并论?”

此人对于陈旭的忠诚毋庸置疑,可是箕关副不仅是他上司,更是他兄长。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他都没有理由拒绝自家兄长的请求。

然而此人绝不愿意,箕关真被曹军攻克。

所以进来之后,他才摆出一副傲慢的神情,就是希望能够激怒曹操,而将自己格杀于此。

若是他被曹操杀死,既帮助自家兄长出使了曹营,又断绝了箕关副将投降的可能,算得上是两不相误。

然而曹操的表现,却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

面对曹操和颜悦色的询问,那人沉默许久才挣扎着说道:“我家将军意欲献城投降。”

曹操闻言大喜过望,而后有些狐疑的看着那人。他本就是疑心很重之人,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其他人。

待听到箕关来人,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曹操这才稍微有些相信。

然而对于那人,曹操还是试探再三。

曹操却没有想到,那人表现完全出乎他所料之外,根本没有一丝想要投降的意思。

看着这个好像一心寻死的家伙,曹操忍不住问道:“你家将军愿意投降,可是我怎么觉得你没有丝毫诚意呢?”

箕关来人冷哼一声,厉声喝道:“将军虽欲降你,我却誓死不降,城破之日亦是吾殉城之时!”

曹操闻言心中更加惊讶,忍不住问道:“你既然不愿投降,却又为何会来报信?”

箕关来人喝道:“将军不仅是我主君,还某家兄长。”

曹操略一思量,当即想通了其中关键,不由在敬佩此人之余,又有些哑然失笑。

他在心中想到:“此绝非成大事之人,否则何至于如此优柔寡断?”

想要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结果大多都是两面不讨好,还不如下定决心跟随一个。

可是也正是这种有些傻乎乎的举动,反而让曹操有些相信了,箕关副将投降的诚意。

曹操目光微闪,说道:“不知你家将军何时能够里应外合,助我攻破箕关?”

箕关来人虽然不愿答话,却也寄托了副将的希望,

他只能不情不愿的说道:“由于我家将军与郝将军不合,将军初掌兵权,不见得能够得到信任。”

“所以说,里应外合夺城之事,最少也需要三天时间。”

“你无须担心,待我家将军掌控一些人马之后,就会在城门口挂起三盏绿灯。”

曹操想了一下,这才暗暗点头。

既然郝昭与箕关副将彼此看不顺言,郝昭对于副将有所防备,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副将初掌兵权,想要收拢人心也要一段时间,等待三天也没什么。

随后,曹操又向箕关来人询问了一番,道:“既然壮士不愿投降于我,为了不让你左右为难,你还是先留在我军营寨之内吧。”

“至于与你家将军联络之事,我自会派遣其他人前往。”

箕关来人闻言冷哼一声,嘲讽的说道:“你是怕我怀有二心,回到箕关以后向郝将军告密么?”

曹操捋了捋胡须,笑而不语。

曹操见此人对于自己颇为不屑,对于陈旭更是非常忠诚,若不是因为那员副将的缘故,绝对不会出来送信。

此人既然忠于陈旭,难保回到城中以后,不会因为内心极度煎熬,而向郝昭告密。

如此一来,里应外合夺取箕关之事,也将会功亏一篑。

看到了曹操的表现,箕关来人已经知道了他的想法,不由再次冷哼了一声。

他开口说道:“我若想要告密,出城之前就已经告诉郝昭将军了,还用等到现在么?”

“更何况,若非顾念与兄长之间的感情,我又岂会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些准则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对于那些人而言,他们却会为此不顾一切。

此人所放不下的,就是那名义上的主君。

两人自幼一起长大,一起跟随张角起义,一起出生如死,相互之间不知救了对方几次。

也正是这种不可割舍的感情,反而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羁绊。

否则的话,此人又怎会一面抱着殉城的决心,一面出城送信?他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一种极大的矛盾。

曹操听闻那人之言,轻笑两声说道:“壮士勿怪,小心无大碍。”

(重复章节早就改了内容,手机不能看的话,就先将本书移除书架,并且勾选删除本地图书,再重新搜索就行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