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九百七十五章 周瑜被俘

周瑜亲信看到自家主公被那员吴将射伤,当即勃然大怒,有心要为周瑜报仇,却又担心周瑜安危,只得作罢。

“主公,主公,主公。”

亲信将周瑜搀扶起来,把他牢牢护卫住,大声呼喊着。

“大都督死了!”

“大都督死了!”

“大都督死了!”

喊声越来越大,很快所有东吴士卒都听到了这个消息,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乱军之中,一旦开始混乱就很难再将军队整顿好,而且带头混乱的将领,又是自家将军。

故此,当吴军得知周瑜战死的消息,又面对铺天盖地的箭矢以后,当即跟随着那员武将仓促逃离。

此时绝大多数吴军,都还没有完全进入峡谷。

没过多久,这道峡谷之内,就只剩下了两千多东吴士卒,他们都是周瑜麾下真正的心腹。

这些人中,纵然有很多都听说周瑜被杀的消息,而且又弄不清详细的情况,却仍旧坚定不移的留了下来。

“大都督,大都督,大都督!”

剩余的士卒,冒着箭雨大声呐喊,希望能够找到周瑜的尸体。

“休要慌张,大都督没死,方才那个贼人反叛,大都督也是被他射伤。”

一个亲卫检查过周瑜伤势以后,见他没有性命之忧,当即站了出来,大声呐喊着。

这些绝对忠于周瑜的士卒,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又喜又怒,纷纷向周瑜汇聚而来。

他们欢喜乃是因为周瑜没有性命之忧,发怒却是因为那员吴将居然敢暗算周瑜,使得所有人都怒发冲冠。

“咳咳,传我军令,速速撤退!”

峡谷两旁,越来越多的箭矢、石头从上面抛射下来,那些忠于周瑜的东吴士卒,伤亡变得越来越大。

到了这个时候,周瑜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感情这次接到命令出兵凉州,完全是一个陷阱,孙权肯定是早就通知了陈旭,陈旭将计就计在这里设下了伏兵。

方才射伤周瑜的那个吴将,定是孙权派遣在周瑜身旁的卧底,前去峡谷侦查故意说没有埋伏,而后趁机射伤周瑜引起吴军混乱。

“不曾想,我周瑜今日因为被小人暗算,要死于此地。”

周瑜虽然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可是被双方联手算计,他并没有活着冲出去的信心。

只不过这些士卒都是周瑜心腹,若是连他自己都放弃了逃生,又怎么对得起这些士卒?

“轰隆隆!”

峡谷上面,忽然有大石头滚落下来,将出口堵住大半,然后又有许多干柴从天而降。

周瑜见此情形,当即心中一寒,忍不住对着左右悲泣道:“火烧峡谷我等都逃不出去,是我连累了你们。”

言毕,周瑜泪如雨下。

跟随在周瑜身旁的东吴士卒,虽然脸上带着惊慌之色,却齐声大喊:“愿与都督一同赴死!”

“愿与都督一同赴死!”

“愿与都督一同赴死!”

嘹亮的声音在峡谷之内回荡着,哪怕是埋伏在上面的甘宁、关平,也都听得清清楚楚。

关平当即对甘宁说道:“峡谷内东吴士卒都乃忠义之士,若是有可能,还望将军下达命令,放过他们性命。”

忠贞之士,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被人们所敬仰,哪怕处于敌对方亦是如此。

关平从小耳濡目染,对于忠义自然看的很重,所以见到东吴士卒的这种样子,不由起了恻隐之心。

当然,这也是因为关中军完全占据上风,能够掌控全局的缘故。

而且在临走之前,陈旭特意暗暗叮嘱过关平,若有可能就将周瑜生擒活捉,莫要害了周瑜性命。

甘宁对于周瑜,可谓是恨之入骨,恨不能生食其肉。

然他也敬佩那些东吴士卒的气节,却也不愿放过周瑜,说道:“这些人都是敌军,杀之何妨?”

小平津一战,至今仍旧让甘宁记忆犹新,被俘虏的耻辱,每时每刻都让甘宁恼怒不已。

今日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他又怎会放过周瑜?

对于甘宁的心思,关平自然是知之甚详,当即笑着说道:“将军有没有想过,若是把周瑜俘虏过来,对于此人的羞辱岂不好过当场烧死?”

言毕,关平笑盈盈的看着甘宁。

甘宁转念一想,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对于周瑜这种人而言,有时候被俘的羞辱远远要大于战死。

更何况,周瑜当初俘虏甘宁,以胜利者的姿态劝降甘宁,甘宁如果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象一下都感觉心中火热。

当然,也并不是甘宁小肚鸡肠,只是当初那场水战,被周瑜烧死的关中水军不计其数。

而且也是因为周瑜的缘故,小平津才会失守,导致陈旭被迫撤到函谷关,也为日后箕关被克埋下了祸根。

甘宁的心情非常复杂,其中不仅有恼怒,还有自责以及愧疚。

就在此时,峡谷上面的士卒已经点起了火把,只要甘宁一声令下,就能把周瑜等人活活烧死。

甘宁却没有下达命令,反而对着下面的周瑜喊道:“尔等现在已经中伏,若不想死就放下武器投降!”

周瑜麾下士卒本来已经心存死志,骤然听到甘宁的喊话,不由大喜过望。

亲信当即对周瑜说道:“大都督,此次中伏必定乃是吴王从中作梗,既然他如此对待大都督,我等索性降了秦王,也好过被奸人害死。”

周瑜闻言思索半晌,而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扔掉武器投降吧。”

众人听闻周瑜之言,当即感觉死里逃生,大喜过望,纷纷将武器扔在地上。

甘宁见东吴士卒扔掉武器,就先派人下去,将东吴士卒的武器收缴起来。

也由不得甘宁不谨慎,其实峡谷上面的兵马只有两千余人,而且都是凉州北地郡的郡国兵。

当初陈旭得到密报,知道周瑜准备率领大军攻打凉州,当即惊慌失措。

凉州位于关中的大后方,为了这场决战,境内兵马已经被征调一空,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只留下少许兵马维持治安。

如果让周瑜领军进入凉州,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得到消息的时候,再从长安发兵救援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派兵北上必定会惊动周瑜。

与谋士们商议过后,陈旭索性让甘宁、关平领了军令,骑上快马星夜兼程赶往北地郡,而后将境内兵马征召起来,在周瑜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

只不过,这两千郡国兵的战斗力十分低下,若不是仗着大峡谷的天险,根本不是周瑜麾下两千士卒的对手。

故此,甘宁才会在东吴士卒都扔掉武器以后,仍旧如此谨慎。

其实在此之前,那员暗算周瑜的吴将也暗暗派人见过甘宁,相约在此地埋伏周瑜。

不然的话,没有吴将作为内应,甘宁纵然在这里设下伏兵,也不见得能够成功。

过了许久,峡谷出口才被清理了出来,关中士卒也将东吴士卒绑了起来。

直到此时,周瑜才发现,其实埋伏在峡谷之上的关中军,并没有多少。

而且这些人马,大多都是郡国兵,战斗力并不强悍。

“果真如此。”

看到这里,周瑜已经完全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知道肯定有人提前泄密给陈旭,至于泄密之人乃是何人,已经不言而喻。

“周公瑾,我们又见面了,只是没有想到,你如此轻易就投降了。”

甘宁来到周瑜身旁,脸上的带着讥笑之色,居高临下的看着周瑜。

周瑜并没有因为甘宁的举动而动怒,撩了撩有些散乱的头发,反而向甘宁行了一礼,说道:“多谢甘将军手下留情。”

甘宁闻言心中越发不屑,嗤笑道:“我本以为你是一位豪杰,不曾想也是贪生怕死之辈,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关平急忙拉了拉甘宁衣袖,小声说道:“将军慎言。”

甘宁冷哼一声,睥睨了周瑜一眼,也没有继续落井下石,否则只会显得自己气量狭小。

周瑜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败军之将的觉悟,只不过甘宁的举动,却是激怒了周瑜麾下士卒。

“贼将,休要侮辱我家都督!”

一个士卒虎目圆瞪,咬牙切齿的看着甘宁,哪怕面对四周全副武装的关中士卒,也根本丝毫不惧。

“士可杀不可辱,我等纵然投降,也绝对不会看着大都督受辱!”

附近其余的东吴士卒,也都义愤填膺,怒视甘宁。

“锵!”

甘宁闻言大怒,当即拔剑在手,环顾东吴士卒俘虏喝道:“谁人敢再乱语,杀无赦!”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哪怕身为俘虏,东吴士卒之中有血性者仍旧不在少数,根本没有理会甘宁的威胁。

甘宁大怒,就要下令屠杀俘虏,却被关平死死拉住。

周瑜也急忙呵斥麾下士卒,而后再次向甘宁行了一礼,正色道:“我谢将军,并非因为将军饶过我,而是因为将军没有下令烧死我麾下儿郎。”

说到这里,周瑜叹了一口气,道:“他们有此等下场,都是受了我的连累,我又如何忍心他们葬身此地。”

“我只希望,将军能够善待他们。”

言毕,周瑜忽然上前一步,拔出了甘宁腰中佩剑,就往脖子上面抹去。

甘宁骤然看到周瑜的动作,心中大骇,待看清周瑜意欲自刎以后,居然呆立当场。

他想不明白,方才还非常轻易就投降,哪怕被自己指着鼻子羞辱,仍旧一脸笑意的家伙,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刚烈。

事实上,若为为了麾下士卒考虑,周瑜又怎么可能同意投降?

只不过,周瑜虽然有心慷慨就义,却不忍心看着这些忠于他的儿郎们,因为他一人命丧于此。

“锵!”

好在关平反应极快,间不容发之际就挥舞着手中大刀,直接将周瑜手中佩剑击飞。

只不过周瑜脖子上面,已经出现了一道血痕,若是关平方才动作稍微慢上半拍,周瑜就会身死当场。

“大都督,大都督,大都督!”

其余东吴士卒见状,都是心中大骇,纷纷出言大声呼喊。

“咳咳。”

佩剑被击飞,周瑜险些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左臂箭伤迸发,鲜血染红了半个身子。

“大都督,你为何如此!”

一个亲卫扑了上来,想要为周瑜包扎伤口,奈何双手被绑住,根本动弹不得。

周瑜却是将他推开,摇头道:“尔等都能投降,唯有我不能投降。”

随后周瑜将目光放在了甘宁身上,昂首道:“我素闻关中军不杀降卒,这些士卒投降以后我就放心了,将军动手吧。”

言毕,周瑜闭上了眼睛。

此时甘宁回过神来,看向周瑜的眼神也有些复杂。

“看来方才是我误会周瑜了。”

事实上,甘宁听从关平建议,在峡谷之上要求周瑜投降的时候,根本没有抱太大希望。

可周瑜的举动却让甘宁大跌眼镜,居然没有犹豫太久,就下令投降。

甘宁虽然怨恨周瑜,却也不会当面羞辱俘虏,只不过周瑜的举动让甘宁心中不齿,才会再三挖苦周瑜。

想了想自己方才的言行,再想到周瑜脸上始终挂着的温和笑容,甘宁不知为何,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丝愧疚。

特别是周瑜对待自己下属的态度,还有那副从容不迫的表情,再结合周瑜宁死不屈的气节,都让甘宁感觉敬佩。

甘宁也是拿得起放得下之人,知道自己误会了周瑜,当即抱拳说道:“方才是我多有冒犯,还望都督莫要放在心上。”

“我家主公仰慕都督久矣,纵然都督不愿投降,亦可先随我等返回长安面见主公。”

“至于这些东吴士卒,还望都督放心,只要他们不反叛,某绝对会好好安置他们。”

周瑜看到了甘宁前倨后恭的态度,反而苦笑起来,道:“我不过一介败军之将而已,又有何德何能可以得到秦王赏识?”

“更何况忠臣不事二主,我既然身为孙氏臣子,自然不会再转投他人,还望将军能够全我忠义。”

周瑜眼神非常平和,只不过其中却带着一缕坚定之色。

可是周瑜方才的话,却也带着一丝陷阱,他只说忠于孙氏,却没有说忠于孙权。(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