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十章 突袭南乡

罗征大声道:兵法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末将以为,用兵者,需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敌之弱,方能克敌之胜。我军之优在于骑兵之利,关东叛军之弱,在于无骑兵可用,主公何不以我军之长,击叛军之弱,如此则可退关东叛军。

董卓皱眉不语,心下更是不悦。

暗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还以为这小子是个人才呢,原来只善纸上谈兵。

有将校嗤笑道:扬长避短,说起来容易,你有何妙策不妨说出来听听。

哈哈

堂下诸将轰笑起来,皆目露不屑。

李儒也道:罗将军有何退敌妙策,不妨直说。

罗征把心一横,大声道:我军空有西凉铁骑之利,却驱之守城,实乃兵家大忌。骑兵之利,在于强大地机动能力,若驱之守关,与步卒何以。主公只需以少量精锐步卒扼守住虎牢天险,再谴大将引一支骑兵出武关杀进中原,趁各路诸侯齐聚虎牢关,后方空虚时,把中原杀个天翻地覆,最好抄了袁绍袁术等人地老巢,关东叛军不久必然退去。

董卓闻言一怔,随即眼神亮了起来。

侍立旁边地李儒也是猛地眼神一亮,随即眉头皱了起来,冷阴地扫了罗征一眼。

堂下诸将则是个个目露沉思,显然是在思索此计是否可行。

董卓扭头问道:文优以为此计如何

李儒沉吟片刻,心知董卓已经动心,只好道:儒以为此计可行。

董卓又环顾堂下,道:诸位以为如何

徐荣第一个表示赞同,末将以为此计可行。

其余诸将见李儒和徐荣已经赞同,也纷纷附议。

董卓拍案道:好,就依此计,然则何人可担当此任

末将愿往。

话音方落,堂下几乎所有地将校都急忙起身出列,大声请命。

这可是个立功地好机会,谁都不想错过。

就连吕布也急步奔到了台下,想要领兵出征。

董卓先是扫了一眼吕布,皱眉道:吾儿若统兵出征,谁可护本相周全

吕布面露不甘,连忙低下头,悻悻地退到了一边。

罗征连忙大声道:主公,末将愿为主公分忧。

董卓看了他一眼,又扫过诸将,最后问李儒,吾意命胡轸为主将,罗征牛金胡茂为副将,领八千铁骑出征关东,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道:主公英明,在下无异意。

董卓当即断喝道:好,胡轸,胡茂,牛金,罗征听令。

被点到名的四将大喜,连忙上前,躬身待命。

其余诸将则面露失望,垂头丧气地退回班列。

董卓道:以胡轸为主将,牛金胡茂罗征为副将,速率八千骑兵,出武关征伐关中诸地,明日就出兵,务必要把中原杀个天翻地覆,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四将连忙大声领命,全都面露喜色。

不过,等出了议事大厅,胡轸看罗征的目光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这小子,有对付关东叛军的计谋也不早点跟自己说,可是枉费了一番心思。

不过,眼下却不是计较的时候,还是尽快出征为妙。

胡轸点了八千精骑,出了虎牢关,一路疾行,经洛阳,过函谷,七天后到了武关。

武关守将李应闻讯,急率众迎出,将大军迎进武关。

李应是董卓心腹大将李傕从弟,能被委以镇守武重任,到也颇得重用。

得知胡轸要率军征伐关中各地,李应大感意外,不过对胡轸的要求却也不敢不从,为八千骑兵备了五日干粮,又命士卒备了膳食送到军中。

入夜,中军大帐,胡轸召集了军司马以上的军官商议军事。

这次出兵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把关东各地杀个天翻地覆。

但是光有目标还不行,还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胡茂乃胡轸族弟,能当上校尉,大半靠的是裙带关系,从来没立功出过风头,此刻立功心切,抢着进言道:兄长,不如我们直接破了宛城,再挥军北上,过颍水,经颍川,袭击关东叛军侧后,如此一来,关东叛军必然撤军,洛阳可无忧矣。

堂下诸将默不作声,没有一个人附合。

胡轸也是眉头一皱,觉的有些不妥,就问诸将,诸位以为如何

牛金道:末将以为,不必理会关东叛军,只管放手杀他个血流飘杵便是。

胡轸更是蹙眉,道:眼下关东叛军屯兵虎牢,益州兵又进逼斜谷,主公必然承受了很大地压力,必须要尽快迫退关军叛军,岂能乱杀一通了事。

这个

牛金就是个粗人,哪知道什么谋略。

闻言脸色就干了一下,答不上话来。

胡轸面露不悦,把手一挥,道:那就先到这里,明日再议。

罗征忙道:将军,若出兵南阳,必下南乡重镇,以为退路。兵贵神速,我军何不及早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袭破南乡,以为后方。

胡轸眼神一动,当即欣然道:升平所言甚是,本将军亦正有此意。

罗征腹诽,要是老子不说,你能想到才怪。

胡轸当下谴散众将,各去准备。

次日五更,八千西骑铁骑悄然开出武关,踏上了南阳地界。

南乡位于南是北部,丹水之南,乃是南阳北部的军事重镇,乃是从武关前出中原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先秦时楚国就曾多次在此抵挡秦军的入侵。

然而,此刻的南乡却只有八百县卒,袁术并没有派军队驻守。

说到底,关东各路诸侯根本就没有料到董卓在兵力处于劣势之下,会派谴一支精锐骑兵出武关杀进中原,袁术又怎么会浪费兵力,去守一个没什么用处的南乡。

红日西斜,夕阳的余辉在天边形成了一片壮丽的火烧云。

南乡城门洞开,等候进城的百姓排成长队,正在焦急地向前方张望。

太阳一落山,就要关城门了。

要是再不快点,今天怕是进不了城了,又得白跑一场。

城门守卒则是不紧不慢,收钱收到手软。

没钱也想进城滚开。

忽然,城门守卒将一个老人踹翻在地,一脸不爽地骂道。

求求你,让我进城吧,求求你了,军爷。

老人爬了过来,抓住城门守卒地裤角苦苦哀求。

老不死的,滚开。

城门守卒勃然大怒,抬腿一脚再次将老人踹的翻了个跟头,还兀自不解气地追了上去又狠狠补了几脚,这么老的老东西了还不去死,你还活着什么干。

排队的百姓个个看的义愤填膺,却连忙低下头去,什么也不敢说,更不敢做。

老人很快嘴角溢血,再也爬不起来。

南阳本是中原第一大郡,然而自光和年间以来,连年天灾,特别是黄巾之乱,对南阳这个中原第一大郡更是为祸甚烈,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

袁术占了南阳后,更是变本加厉,横征暴敛,百姓早已不堪负重,饿死者无数。

不说别的,单就是城门税一项,就比以前翻了足足五倍还多。

许多百姓有十分必要的事情,然而却根本进不起城。

就在此时,不远处忽有雷声响起,地面也在轻微地震颤,仿佛要地震了似的。

怎么回事

坐在城墙上吹牛的兵卒们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观望。

吓,是马贼。

有兵卒大叫一声,随即就反应过来,不对,南乡附近没听说过有马贼的。

而且,这伙马贼的人数也太多了吧,至少有八七千人。

别说中原,就算是北方边塞,只怕也没有人数这么多的马贼吧

不好,是西凉骑兵。

有脑筋转的快的士兵反应过来,立刻脱口大叫。

快,关城门。

城头上刹时炸开了锅,乱的不可开交。

铁蹄翻飞,扬起漫天尘灰。

八千西凉铁骑避开大路,忽然出现在了南乡城外,距离城门不足五百步。

城头上奔走呼嚎,乱成了一锅粥。

城下的城门守卒和百姓看清楚后,也在瞬间炸了锅。

我的妈呀,西凉骑兵怎么杀过来了。

两个城门守卒喊了声妈,不约而同的反身就跑,冲进了城门。

西凉兵杀来了。

快跑,赶紧进城。

在门口排队进城的百姓也乱了,发声喊,一窝蜂涌了进去。

这个时候,别说擅闯城门会有杀头大罪了,就算天上下刀子,也没人顾得上了。

在中原百姓的印象里,西凉军就是野蛮和杀戮的象征。

如果可以选择,就是宁愿遇阎王,也没人愿意遇到比山贼还要凶残的西凉兵。

关城门,快他妈给老子关上城门。

城头上,城门小校急的跳脚大吼,头发都快根根竖起来了。

然而,城门却又哪里关得上。

有兵卒眼冒凶光地砍翻了几个拼命往前冲的百姓,城门洞子里立刻就炸了锅。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