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22

洛叶不止一次感慨过这个世界简直是法师梦寐以求的世界, 拥有大量的、免费的数学知识, 数学相关的图书数不胜数, 等她把眼神放到了各大数学刊物上, 仍旧觉得惊喜。

各大期刊每年都会发表数学相关的最新理论, 权威期刊上刊登的论文, 更是各种数学天才的天才思想的碰撞。

由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主办的《数学年刊》, 瑞典皇家学院创办的,涵盖了数学各个领域的《数学学报》,美国数学协会创办的《美国数学会杂志》, 以及德国的《数学新进展》,算是数学领域最权威,影响因子最高的四本数学杂志。

它们每年出版的论文都是有数的, 能在上面发表论文的基本上都已经是成名多年的数学家, 如果一个初出茅庐的数学界新人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基本上就能达到了“声名鹊起”“一鸣惊人”的成就, 成为新的明日之星。

洛叶倒是想去挑战一下, 可是这四本数学期刊, 都是审稿期特别长, 而且像她这样大学都没有申请成功的人, 很可能在筛选的第一关就被筛选掉,毕竟每年坚持不懈的给这四大期刊投稿的民科特别多。

洛叶斟酌了下, 把眼睛从上面移开,开始看这四大期刊下面的数学期刊。

《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美国数学会通报》《数学学会会报》这些都是仅次于四大期刊, 并且位于美国的数学期刊, 涵盖了大部分的数学领域,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偏重于数学某个分支的数学期刊,比方说《模糊集与系》《非线性分析》。可惜这两个杂志,前者是荷兰的,后者是英国的,而且和洛叶的论文不太相符。

最后挑挑拣拣,选中了《美国数学会通报》《数学学会会报》,两篇论文一篇投一本期刊刚好。

决定了投稿的期刊还有写的内容,接下来就要完善整篇论文就好了。

洛叶的重点是《散在单群》这篇,毕竟这篇融合了她最近学的好多知识,如果陷入瓶颈,她才会开始写《球》这篇。

后者是利用多复变数的边界值建立c^π球上正规化双全,纯星形映射,在极点值处的行列式形偏差定理和矩阵型偏差定理。

这算是她消化了许多数学知识后,并且特意研究了相关的一些论文后决定写的内容,这也是她在几十年前研究出来的一个成果,洛叶要做的就是把这篇论文换成这个世界数学体系的术语,最麻烦的洛叶在用到哪一个定理的时候,要去搜一搜有没有这个定理,这个定理叫什么,如果没有,她还要特意证明一下。

而《散在单群》是洛叶看了几十篇论文后想到的,在这近几十年中,用的群的阶和用群的元素的阶来刻画有限单群大概是非常热门,洛叶在读李教授借阅给她的期刊和电子文件的时候,看过的不下几十篇,成功让她对这个概念熟悉了,还深入了解了下,她之前从来都是独自研究,比起其他人,她更相信自己,洛叶看完这些资料后,就开始尝试自己动手,用里面的逻辑来运算,成功得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而洛叶现在也就是把这个方法用论文写出来,中间完善步骤,完善逻辑,让自己的逻辑更加无懈可击。

所以她预计自己能在七月前完成这两篇论文,并不是说大话,而是真的有可能,就是因为一些意外要延后,也不过长过八月。

她预计十一月考sat,十二月雅思,等两项成绩出来后递交自己的大学申请,明年秋季入学,这样时间就显得宽裕了,就算对方审稿时间较长,她应该也能得到结果,中间需要修改,或者是另投稿,也不算紧张。

所以洛叶正式进入了写作期。

在数学老师看来就是,洛叶敲打键盘的时间变长,还不时的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些什么,或者画图,具体写什么,对不起,他们真的看不懂……

群论他们都不太懂了,更何况这是又细分了一下的单群?

再抬头看过去,就能看到洛叶已经不是在看英文了,而是进化到开始写英文了,旁边还有专业人士用的公式编辑器,编辑出来的公式,对不起,他们还是看不懂……

继学生后,所有老师都出现了胸疼,头疼的症状,具体表现为看到了洛叶,这两个地方似乎就开始隐隐抽痛。

……就算知道了她是真的天才,一个学生比他们这些老师加起来都厉害,还是让他们身心受创。

真的非常非常可怕。

相信等这段时期过去之后,洛叶的传说要在一中长久的流传下去了,只要这几位老师不退休,没有再出现一个比洛叶更为天才的学生,哪天要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肯定会想起来拿洛叶当典型,“你们知道大你们n届有个学生,高中就开始看数学论文,和大学教授讨论高等数学知识,人家不比你聪明?人家还比你努力呢。”

对,他们除了感觉到了洛叶那可怕让人自惭形秽的天分,还有就是那让人忍不住叹息的努力了。

虽然洛叶在办公室,可是没有人管洛叶,只要她累了,完全可以休息,可是他们就没有怎么见过洛叶休息过,看到的永远是在电脑上敲打或者是草稿纸上演算。

……这样的自制力和刻苦,就是他们都自叹弗如。

难怪对方能在短短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

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之际,洛叶也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的大部分的内容,只剩下了一点尾巴,这样她也不需要在时时刻刻的待在数学老师办公室了,而她重新想起了被她忽视了很久的高疏。

在洛叶常驻办公室后,高疏相当于没有同桌了,两人难得的又在一起吃了顿午饭——这次谁也没有多说什么了,不用等洛叶毕业,现在数学老师就拿洛叶来教育各班的学生了,比你聪明,还比你刻苦。整个年级的人大概都知道洛叶对数学真的爱的极为深沉了,深沉的超出他们所有人的想象,她本人斩获的奖项也被教导主任宣传了一遍了。

现在两个人久违的走在一起,大家想到也只是,数学,数学,数学……

而大概是怕打击更多人的自信心,所以数学老师们也没有说洛叶是写数学论文,只说她刻苦学习,高疏算是知道一点的,看到她终于有空了,“你论文写完了?”

“差不多了。”

完成了一项工作,让洛叶不由的有些惬意,语气随意道,“如果能顺利刊登,我的申请应该就不是问题了,你呢?”

高疏道,“我最近看了一些金融杂志,根据我在公司的见闻,写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到时候能用上。”

他也在为能去世界顶尖的商学院努力。

洛叶疑惑道,“是杂志文章吗?你不要投稿吗?”

在她认知里,不同的刊登代表的影响因子,就像是一个等级实力认证,你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你有这个等级的实力,你在最权威的刊物上发表,意味着你就是拥有顶尖数学家的实力。

所以她才会这么积极性高的投稿,是为了刊物的“认证”。

她对金融杂志不太了解,可是看这应该差不多。

高疏不得不给洛叶科普了下,金融领域当然有刊物,而且比数学要多,影响因子要高,但是金融毕竟不能和数学一样,数学是纯粹靠实力说话,靠逻辑来说话,而金融刊物里面的水分就多了。

洛叶哦了一声,她也就是顺口一提。

等之后的两天,洛叶把两篇论文的尾巴写完,按照两本期刊所写的投稿方式投了出去,之后就等待着结果就好了。

期末考试完,洛叶和杜周他们直飞b市,等着从b市飞开罗。

洛叶见到了已经出关的李教授,她顺手塞给他一个小盒子,“礼物。”

李教授也没打开看,直接塞到了口袋里,“你论文怎么样?写完了吗?需要我帮你修改修改吗?”

洛叶道,“已经投出去了,等着他们出审核结果。”

“这么快?”

李教授有些吃惊,不过想到洛叶之前和他讨论,算是已经准备了好多资料,那些写一篇不算太难的论文绰绰有余,而且既然投出去了,那他现在也没有必要再问,等结果出来就好了。

他们两个人早就通过了一封封的邮件和问题讨论熟悉了起来,所以交流起来十分自然和熟稔,而其他人就吃惊了,他们可不像是洛叶一样可以和李教授有来有往的讨论,他们那只能叫请教,而且李教授只算是带他们集训和出国比赛,打电话请教问题太那啥,所以他们是真的货真价实的好几个月没有联系。

等他们两个似乎说话告一段落,高盛好奇道,“老师,你和洛叶说什么呢?”

就算你之前对洛叶很好,不断的指点她,但是几个月不见,你们这么熟稔真的正常吗?他们还看到洛叶给李教授礼物呢!

李教授瞥了他一眼,笑眯眯的道,“你真的想知道?”

这当然了!不然他为什么要问?

李教授咳了咳,“既然你一定要知道,那我就说了。”周围人竖起了耳朵。

“洛叶写了篇群论相关的论文,现在已经投稿了,中间我和她讨论了下。”

“如果你们也想写,可以告诉我,我也可以和你们讨论讨论。”

高盛:“……”

周围竖起耳朵听的人:“……”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作者三分流火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