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204

随着牛津大学会议召开, 数学界的大部分人的视线更是全是汇聚了过来。

众所周知, 数学大师法尔廷斯是望月新一的硕士和博士的导师, 而法尔廷斯又是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望月新一在怼完了数学界后陷入了神隐状态, 媒体就去采访法尔廷斯, 询问法尔廷斯对这件事的看法。

法尔廷斯道, “只有好的想法不够,还要能够向别人解释清楚。”

“如果他想自己的理论被人接受,就应该和其他人保持沟通。一个人有权利我行我素, 如果他不想传播自己的理论,那他没有什么义务,但如果他希望被认可, 他就要适度的做出妥协。”

算是清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被刊登后, 望月新一依旧保持了沉默。

而舒尔茨也在这个时候出关了,之前他只读了十五页, 是因为他当时只想着观摩一下, 再决定试图推翻后, 舒尔茨自然用心多了。

而洛叶此时也大致看完了这五百多页的论文。

如果让洛叶对这篇论文做个总结, 用通俗的话解释, 那就是望月新一把abc猜想转化成了一个椭圆曲线的问题,包含了x, y两个变量的特殊类型的三次方程。然后abc猜想就被归纳为证明与椭圆曲线相关的两个量之间的一个确定的不等式。

而望月新一再次把这个不等式转化成了另一个形式——比较两个集合的体积。

而舒尔茨总结的内容也和洛叶差不多,“重点是关于3.12, 只要证明了这个推论是真的, 那望月新一的证明就可能是对的。”

那相应的,如果要推翻这个证明过程,只要证明它是错误的就够了。

洛叶,“这个证明涉及处于实数的两个不同拷贝内观察两个集合的体积,然后实数的这两个不同拷贝又被表示为实数的六个不同拷贝组成圆的一部分,同时还包括了解释圆上每一个实数拷贝如何与近邻联系的映射。”

舒尔茨,“为了追踪几何的体积如何彼此联系,必须理解不同拷贝□□积测量如何联系。如果有两个变量的不等式,但是测量的尺子因为无法控制的因素而有些收缩,那就是会失去对不等式实际意义的控制。”

洛叶,“而在望月新一的映射中,测量标尺在局域上相互兼容,但如果绕圆一周,正式最终测量标尺看起来将会不同于另一种绕行方式。”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本来有些模糊的灵感全都变的清晰了起来,相互的对照让他们找到了望月新一的论文中最重要的漏洞!

无论是舒尔茨还是洛叶都不由的有些激动,两人再次快速的交流了起来,这次不用打字了,那也太慢了,两人直接语音开始交流。

不得不说,两人真的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现在大部分人都还在挣扎的看着望月新一的论文,在看懂和看不懂中来回迷茫,可两人硬生生的把论文啃了下来,并且找到了关键点——他们不用去管其他东西了,只要认真研究3.12定理就够了。

牛津大学会议如期召开,洛叶和舒尔茨也算是重新在现实中再次见面了。

德利涅教授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洛叶先和布伦德聊了聊她和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课题,就见舒尔茨陪着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过来,对洛叶介绍道,“这是克雷研究所所长。”

又介绍洛叶道,“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洛。”

他毫不避讳的道,“虽然她现在还是硕士研究生,但她在数学上的天分实在惊人,应该很快会毕业。”

这句话很多人都说过,可是舒尔茨是谁啊,他本身就被誉为超级天才,天赋普通一点的被他这么一夸差不多就要汗颜了,而且他也不会这么夸人,而现在他的语气可是毫无虚假,给人一种发自肺腑的感觉,别说洛叶此刻已经是声名鹊起的天才了,就是她此刻默默无闻,被他这么一夸,估计也被要另眼相看了。

而舒尔茨说的绝对是真话,在和洛叶交流了一番关于望月新一的论文后,他对洛叶的感觉更为亲近,能跟上他思维的同龄人当中,也就只有洛叶了。

而所长听了之后不由的又仔细看了眼洛叶,哈哈大笑道,“我当然知道她,我还看过你的论文。”

前者是对舒尔茨说的,后者是对洛叶说的,看着洛叶的眼神止不住的欣赏。

克雷研究所从来都喜欢网罗青年数学家,而洛叶绝对就在此列,无论是舒尔茨还是布伦德,都是它的成员,可以说克雷研究所本来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只是洛叶的年纪实在太小了,现在20岁,硕士研究生都还没有毕业,他们招收的至少是个博士。

不过他还是给洛叶留了张名片,“如果想加入克雷研究所,可以随时联系我。”

他这时还心道,说不定今年年底她就能拿到硕士学位了,到时候正好可以邀请她加入。

可等到会议开始后,他就不由的有些后悔了,自己刚刚有些不太热情啊!如果洛叶想加入,就是她现在在读硕士,他们也不是不可能破例啊!

而舒尔茨之前怎么没说这个啊!

——因为在刚刚宣布了会议开始后,舒尔茨就率先站了起来。

“关于abc猜想证明这一论文,我和洛,有以下问题——”

首先就表明了,他说的这些东西是他和洛叶共同研究出来的。他上去说而非是洛叶,主要是洛叶不喜欢口述。

而其他人全都呆掉了。

——其实这次大会的目标是主要是讨论如何理解望月新一的理论,就是说如何能看懂。

看懂了之后才能去判定是对是错,而看懂对于这篇论文来说是很难的一步,所以他们来集思广益。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舒尔茨和洛叶这两个变态级的天才居然真的在短短时间内看懂了,并且还找出了问题来,试图来推翻望月新一的这篇理论。

这就像是大家都在准备走,对方刷的一下跑到了终点了,让他们非常懵逼。

而此时对这两位天才久仰大名却没有见过的人来说,切身的感受了下为什么有些媒体把洛叶两人称为新世纪的超新星了。

舒尔茨侃侃而谈,他大概也知道许多人还没有读透论文,用比较浅显的话来给他们解释了一番,然后就剑指望月新一论文中的漏洞,开始在旁边的小黑板上开始写数学公式。

所有人:“……”

“……体积上测量上的不相容意味着最终的不等式是在两个错误的量之间进行比较,而如果做出调整使得体积测量变得整体兼容,不等式就会变的毫无意义。”

舒尔茨发表完自己的想法,下面依旧处于鸦雀无声的状态,不少人都不由的动了动脖子,觉得脖子有些僵硬。

对于舒尔茨说的问题所在他们是没有办法回答的,而望月新一说过他愿意做出解释,现场的工作人员联系了他,并且把舒尔茨之前说的问题给他复述了一遍。

望月新一听完后,激烈争辩道,“他这是把本来两个不相容的数学对象进行了任意鉴别!”

舒尔茨自然也不能接受望月新一的争辩,开始和他争论起来,而其他人听的云里雾里,只能听懂大概,具体不能理解具体。

望月新一是论文的撰写者,自然更为了解论文,而舒尔茨是和洛叶合作的,在一个问题回答不上来后,他自然的看向了洛叶。

之前洛叶不愿意口述由舒尔茨代劳,现在她自然不能再作壁上观了。

而洛叶也没有准备再就这么坐下去,等舒尔茨看向她后就站了起来,她还是不习惯口述,拿起笔就在旁边的小黑板上开始写公式,这让许多数学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下这位天才的性格。

她首先写下了一个不等式,“这是你论文中3.12中的一个重要不等式,而我和舒尔茨发现这个不等式相当于——”

她又写下了一个不等式,并且解释道,“rhs是显然这个值是大于或者等于零的,whichessentially freecontent——”

虽然洛叶的语气没有什么变化,充满了冷静,但是这句话本身却有些刻薄了。

就是说你这个重要的不等式从本质来看是空不等式,完全不具备意义,那既然不具备意义,这个重要的不等式的重要性也是个问题。

完全否定了他的3.12定理。

比起舒尔茨来,她显然更为犀利,有了洛叶的补充,舒尔茨明显更为游刃有余,所有人都保持着安静看着他们两人和电脑屏幕上的望月新一你来我往,不断的甩公式。

而这一幕就被静静的拍了下来,不少人有些预感,这个视频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充满意义的影像资料。

他们虽然真的没听懂具体的——不少人现在暗暗发誓回去之后再去深入研究望月新一的论文,把今天的录像再仔细的看上几遍方便他们理解!

可有一点他们是确定了,洛叶和舒尔茨这两个超级年轻的天才真的在短时间内看懂了望月新一的论文,吃透了那些艰深的理论,不然望月新一哪里会和他们这样争辩,直接甩出来一句你们没看懂不就行了?

这么一想,这两人怎么能不觉得可怕?

克雷研究所所长更是看着洛叶眼放异彩。

这真的不愧是和舒尔茨齐名的天才啊!!!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作者三分流火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