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38、曹叔(下)

那个叫伏姬的女子,正是那几个家人们嘴里说的, 荀尚新纳的妾侍。各府中的八卦, 自是各府中的仆婢最了解。我给一个荀府的厨妇算命的时候, 她绘声绘色地跟我说了此事。

与那夜见闻不差, 她真的是在藏书阁里住了下来。并且,似乎还要住上一段日子。

荀尚的夫人邓氏出身将门,一向不太好惹。伏姬荀尚一个旧部送来的,据说荀尚一见就甚是喜欢, 爽快地收下了。邓氏虽不高兴, 但太子监国以来, 荀尚日日忙碌政务,甚少回家, 倒也相安无事。但就在那日, 荀尚突然让人来府中,要把伏姬接到宫里去伺候。邓氏勃然大怒, 将来人骂了一顿,赶打出去。又迁怒伏姬, 要将她拿到人市上卖了。

荀尚一向惧内,被邓氏闹了之后, 没有再派人来, 却吩咐两个妾安抚邓氏, 将伏姬留住。二人夹在中间,没有办法,只得一边劝邓氏, 一边将伏姬安置到远离邓氏院子的藏书阁里,以待事情好转。

我听着这话,心中纠结万般,只叹前途曲折。

伏姬在那藏书阁中住下,便相当于这藏书阁夜里也有了看守,接下来,我下手便又要费一番功夫了。

无名书中有药部,乃是祖父最爱,翻阅最多。

而我带出来的那几本,正有药部。我拿出来翻了翻,未几,翻到了一剂迷烟的配方。此药祖父也配过,乃是为了遇到危险时防身,效用确实不错,能让吸入者昏睡到第二日午时。我如果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去继续偷书,便也只好用上此法了。

幸而当日午后,公子受太学博士崔珙之邀,去太学观看新修缮的石经。我打定主意,中途借口为书斋治秋虫买药,到药店里把迷烟的药方配齐。

天气甚好,虽有阳光,却干爽不热。车夫在门前备好了车,我随公子出门,坐到车上。

马车辚辚走起,离开桓府。

这附近都是宗室贵胄所居,无甚闲人,行人也少,街道甚为安静。

所以,当我听到有人叫卖桃子,甚觉突兀。

“脆桃一斤三钱,包甜包脆!郎君,来买些吧郎君!”

我听到这声音,一愣。

车外,随行的家人不耐烦地驱赶:“走开走开!谁要桃子?到大市去卖!”

我忙撩开车帏一角,朝外面张望。

只见一人手里挎着篮子,一边赔着笑一边走开,嘴里继续喊着:“槐树里曹三娘家脆桃,包甜包脆!”

“何事?”公子问道。

我放下车帏,坐回来,道:“无事。”

虽神色平静,心中却如有风浪在翻滚。

那是曹麟。

不想过了两个月,他又回来了。

*****

我没有去配药,马车又走了一会,我对公子说我腹痛,要回府去。

公子讶然,道:“如何痛法?要请医么?”

我皱着眉说:“无妨,只是有些不适,我自回去歇息便是。”

公子道:“我让车夫转头,且送你回府。”

我忙道:“不必劳烦,此处不远,我走回去便是,崔博士还在等候公子,去迟了失礼。”

公子不以为然:“不过区区路途,有甚耽误。”说罢,吩咐车夫转头。

曹麟已经不见了踪影。我下了车,与公子别过,回到府中。待公子的车马走远,我见无人注意,从一处偏门走了出去。

槐树里在西明门附近。

我到了之后,四处打听卖桃的曹三娘,皆是无果。

“那位郎君。”忽然,路边树荫下一个乘凉的闲人看着我,说,“你找卖桃的曹三娘?”

我说:“正是。”

他将我上下打量,片刻,起身道:“我知晓,随我来。”

此人容貌全然陌生,我虽跟在后面,将信将疑。心想这人也不知什么来路,曹麟不知又鼓捣些什么名堂。

不过他此番的落脚之处倒是比上次的看着舒服多了,四周屋舍整洁,看着都是良家。那人带着我走进一处巷子,在一间小院前停下,敲了敲门。

没多久,门打开,而开门的人,正是曹麟。

那引路的人对他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曹麟将我让进去,关上门之后,露出笑容:“我方才还与父亲说,你何时会来。我说须得明日,父亲却说你今日便会来,果然被他言中。”

父亲?

我讶然,朝堂上看去,一人正好踱步出来。

看到那熟悉的面容,我一愣,正是曹叔。

*****

七年未见,曹叔的模样比分别时苍老了几分。

不过他看着我的时候,仍如往昔,笑了笑,文质彬彬的脸上满是慈爱之色。

“霓生,”他端详着我,感叹道,“你都长这么高了。”

这样的话语,我也许久没有听到过。多年积攒的委屈和焦虑,突然翻涌而出。我鼻子酸了酸,走上前去,像上次分别的时候一样,把头埋在他的怀里,哭起来。

“哭甚,莫哭了。”曹叔抚抚我的头发,温声安慰道。

听着他的话,我更是难过,哭得更凶。

自从祖父去世以来,我唯一能称得上亲人的,大概就是曹叔和曹麟。如果没有后来族叔的事,我想我应该会不顾祖父的叮嘱,去蜀中找他们。而进了桓府之后,我一度以为,我们大概再也不会见面了。

直到现在。

“你的事,阿麟都与我说了。”曹叔和声道,“霓生,我此番来,就是要带你回去。

我讶然,抬起头来,擦了擦眼泪。

曹叔看着我,神色认真。

我心中一暖,道:“可我仍是奴婢。”

曹叔说:“此事不难,我带了钱财来,足以为你赎身。”

我摇头:“只怕他们不会放人。”

曹叔诧异:“为何?”

我将桓府当初买我的缘由说了一遍,道:“公子的母亲是大长公主,笃信我可为公子挡灾,当不会轻易放我离去。”

曹叔皱眉:“如此。可你总不能一直在桓府做奴婢。”

我说:“曹叔放心,此事我自有主张。公子待我甚好,暂且留在桓府无妨。将来就算桓府不放人,我要走,他们也拦不住。”

这话上次我跟曹麟也说过,曹叔看着我,没有再多言。

“站着做甚,坐下喝茶。”这时,曹麟领着一个仆人,端了茶水和小食走上来,在案上摆得满满。

曹叔笑笑,招呼我在榻上坐下。

“这时你从前最爱的盐水毛豆和酱肉。”他将两只盘子推到我面前,“我等从蜀中出来时,特地为你带的。”

我高兴不已,各尝了些,果然美味如昔。与曹叔父子寒暄着,我四下里看了看,只见这屋舍虽简朴,却整洁大方,确是曹叔惯来的模样。

曹叔给我添了些茶水,对我道:“听阿麟说,你服侍的那位公子,便是桓皙桓公子?”

我说:“正是。曹叔也听说过他?”

曹叔淡笑:“雒阳声色犬马之地,凡有人提起,怎会少得了他。”

我听着,莫名的,心里有些骄傲。

曹麟问:“霓生,我上次打听了先生那些书的下落之后,便托人给你传了信,你收到不曾?”

我说:“收到了。我去荀府打探过,确在其中。”

曹麟问:“而后呢?你有何打算?”

我说:“自是要取回。”

曹麟了然,道:“可有了主意?”

“有是有,只是有些麻烦。”说到正事,我也没了吃东西的心思,端坐起来,将我去荀府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告知了他们。

曹叔听完,沉吟片刻,道:“那些书乃云氏家传,先生视为珍宝,是该取回。不过这偷书之法过于繁琐,一次取走方为上策。”

我说:“我也是此想,但苦于无人帮手。”

曹麟笑道:“霓生,如今你可不愁帮手。父亲听我说起此事时,就说我等定要来雒阳。”

我也笑笑,心中宽慰。

从看到曹麟的时候起,我就有预感他会帮上大忙。而看到曹叔也在,我心中犹如巨石落地,已是全然踏实。

“可那些箱子加起来有千斤之重,我等三人,恐怕还是不够。”我说。

曹麟道:“谁说我等只有三人?”

曹叔摆了摆手:“人手之事,你不必操心。只是荀尚乃太傅,荀府高墙深院,若要大动干戈去取,只怕仍是艰难。”

我莞尔,道:“曹叔亦不必操心,此事不难,若论时机,已是现成。”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作者海青拿天鹅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