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五十七章 追忆

电影《白衣飘飞的时光》剧组来到上海,分别在简宁的母校和小宇就读过的高中开拍这部电影重点表达的戏份。简宁故地重游,带着扮演自己和小宇小倩的演员,他用时光雕刻属于他的那个“白衣飘飞”的年代。

简宁面对韦廉的镜头,侃侃而谈自己电影在时空上的精心布局。

韦廉:“白衣飘飞的时光,你所强调的那个年代就是特定的那一段初三高一高二,这三年时光,可你却用漫长的篇幅讲述其他......”

简宁:“整个叙事的重点都在结尾五分之一的篇幅里,那段时光是最为刻骨铭心的,我没有直抒胸臆来叙述那段时光。我从大学时代切入,开始叙事,用了绝大多数篇幅写了大学生活,以及毕业之后步入社会艰难的追梦生涯,最后才回到那段难忘的中学时光。”

韦廉:“在此之前,你和小倩不是一直合作拍摄《音乐人生》吗?她知道你拍《白衣飘飞的时光》吗?”

简宁:“小倩去了美国,有一部电视剧要长期在美国取景。她知道我拍摄一部青春电影,但她并不了解内容。我并不想让她知道。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她出国之前。那个时候我连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没出,那时满脑子装着《光辉岁月》这个项目。但实在觉得继续耗下去没什么意思,不如换个自己可以候得住的题材。”

韦廉:“她还在美国吗?“

简宁:“你算问着了,她今天回国,请了几个共同的朋友晚上小聚。”

晚上,在黄浦江上的一个海鲜舫里吃饭,说是“上海最好的海鲜酒楼之一”。

除了简宁小倩之外,还有两个是大学时认识的几个上海老乡。当年那个其貌不扬的刘能现在作为组织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已经成了国资部门很有分量的人物。这次吃饭他做东。

另一个人,比小倩高了一届也是艺术系的师姐,如今搞起了电视,这两年热播着的几个偶像剧,说都是他们策划的。

还有两个是来自北京的阿发和阿泰,他俩目前在上海工作。

小倩头发长了一些,基本没变化。一如从前那样迷人。

那天雾大,小倩带着口罩,口罩是M标识。于是大家聊天,从M标志的口罩聊到上海的大雾,接着聊到北京的雾霾,再聊到00年非典。

阿发说:“那时候我们班有个人就拿带有M标志的口罩,拿了一堆发给我们,然后停课,我们班班长约我们出来踢足球,打篮球,都没人去,我那时候不怕死,哪儿都去,什么西单王府井乱逛。”

阿泰:“我最逗,我自己骑车去的北京动物园,记得门票还是15,买票的还说现在是旺季就这价。我进去了整个动物园就我一个游客,真的很爽!去猴山,全是猴看我,一下子全都过来了,哈哈!走了半天才看见一人,还是位扫地的大妈。”

“那时的北京人,去外地,简直就被视作瘟神,更有甚者,一些人,是冒充医生才混进宜昌的。一夜之间北京人好像成了全世界最不受欢迎的。”说话的是刘能。

阿发:“外地人把非典传播到北京,然后视北京人为瘟神,这公平吗?”

简宁羡慕他们非典时期竟有这么有趣的记忆。他除了在家憋着看书就是弹琴。要说非同寻常的记忆就是高考后他和朋友一起来北京看beyond的演唱会,那时非典结束已经好几个月。

于是一阵乱侃,从大使馆抗议,张国荣跳楼......最后聊到电影《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彻底毁掉多年来我对高晓松培植起来的情怀。”简宁说。

“那你又怎么致青春的呢?”师姐好奇地问。

“呵呵,到时候看了就知道。”简宁没正面回答。

“呵呵......拍多少了?”小倩问。

“基本上该杀青了。”

“算是拍的较快的吧?”

“明年就可以上。”

“这么快!你们才不到半年。听说剧本你半个月就搞定了?”

“哪有这么夸张,剧本是最难斟酌的。”简宁说。

“《白衣飘飞的年代》,《阳光灿烂的日子》。”

“《激情燃烧的岁月》。”

“基情!搞基的基。”

“有一种很旧的年代感。”

“你是说高晓松的年代吗?”简宁问。

“为什么是高晓松的年代?”

“他的一首歌《白衣飘飘的年代》?”

“你借鉴了这首歌名。”

“好像是有这么一首歌。老狼唱过这首歌吗?”

“是一个女歌手唱的。”

“或者是80年代。”

“为什么是80年代?”

“那是一个很纯粹的年代。”

“你的青春里,有白衣飘飘的符号吗?”

“没有。”简宁说。

“为何叫这个名字?”

“我只是喜欢这个名字而已。”简宁回答。

“扯!”

“它听起来更像一个青春电影。”简宁笑着说。

《中国合伙人》是那一年大火的一部电影,票房刷新了陈可辛以往的票房,成为各大电影颁奖礼强有力的热门竞争者,最后获奖无数。简宁并不喜欢这部电影,所以他没有去影院贡献票房。

简宁看好韩寒电影,他一直期待《后会无期》。

公映的第三天,简宁带着很高的期待走进了影院。电影是韩寒的风格,台词很文艺,但电影不出彩。

我以为找到了爱情,结果却是仙人跳;我以为找到了朋友,结果却把我丢在旅馆,结果偷走了我的车。我想振兴家乡旅游业,结果喇叭让我下不了台;我想忘掉一个小姐,名片却在马桶里打转;我想开车上家乡的街,结果家乡的路比车还窄;我想拍张合影留念,结果却拍不出我们充满期待的脸;我想炸掉的却屹立不到,我无意的却瞬间塌蹦;我想成为明星,台词却只有半句话;我耍帅的时候,却夹不起一颗卤蛋;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但它在半空中爆炸;

后会无期传递给观众的,就是那种居无定所、无处着落,努力前行却不知道目的地何在的感觉。有几次,韩寒尝试把这种居无定所,不知所终的感觉和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城市青年有共鸣。

为了营造电影荒诞的感觉,东极岛之歌故意用很正经的交响乐演奏。而且还有“生是东极人,死是XX的小精灵”这样戏谑的句子。还有许巍的和朴树的歌,值得循环播放。朴树的歌实在放到太后面了,但为了听这首歌,电影院有三分之一的人留下看到了最后。

给简宁留下很深印象的只有几首歌,特别是许巍的《旅行》,让他想起很多过去的画面。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

有一群向西归鸟

谁画出这天地

又画下我和你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谁让我们哭泣

又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总是要说再见

相聚又分离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电影结束,朴树的片尾曲《平凡之路》,让简宁定在座位上,久久不能起身。

韩寒在歌词中仍以“谜”为点睛,如“谜一样的,沉默着的,故事你真的在听吗?”既可理解为他对生活的呐喊,也可视作他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许一个人会成为你心里的一个谜,但在这之前,你又可曾了解、倾听过他背后的故事?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viavia

易碎的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viavia

谜一样的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开始他并没有在意,越听,简宁越被击中要害。离开影院,不曾挥去的旋律依然回荡在耳边。

北京的夜,显得那么寂静,孤独,甚至透露出一丝丝的无奈,站在天桥上任由着冷风吹动着自己,看看桥下的车流就像是一条由光编制的丝带,路灯发散一圈圈微弱的光晕,似乎在诉说着浪漫的故事,道路两旁的霓虹灯光变化万千显示着这个都市的繁华。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但你仍然还在幻想

你的明天viavia

她会好吗还是更烂

对我而言是另一天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

过去的往事翻江倒海般汹涌而来,彻底淹没了简宁,他开着车行驶在大街上。音乐蒙太奇这一概念再次进入他的意念里。

于是就像电影一样,随着声音蒙太奇,进入简宁人生最灰暗的时代。(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