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98章 无法下手

治国理政,在金銮宝殿上,直到日影偏西,总算一切事宜梳理完毕。

文武百官以为崇祯皇帝高兴,一开恩赐备玉宴,好吃不好吃两说着,无尚荣光之事,却不曾想崇祯请九王哥后宫家宴,众人扫兴退朝。

宁义本身不爱去,妃子红在御花园里啃起草不出来,九王爷的坐骑,太监奈何不得,周皇后与袁贵妃见无外人,上手相请。

“就去,这就去!”宁义连连往崇祯小弟身边躲。

“皇后与爱妃特意下厨,备些酒食,犒劳王哥!”崇祯说着拉住宁义的手。

牵过他大嫂张嫣皇后的手,崇祯皇帝在宁义的眼里,就是小弟弟一样。

“匡扶我大明,义不容辞,叨扰有劳!”

大明的崇祯皇帝,不见得说是薄情寡义,从宁义的眼中看来,他只不过是被群臣合伙给忽悠坏了的挺重感情人,否则岂能找棵树自裁。

果然崇祯皇帝的手抓得自己挺紧,动情道:“皇嫂说过,九王哥无二心,看我大明江山社稷有了依靠!”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纯纯的小孩一个,万里江山一个人独挑大梁,开玩笑,翻出你家老祖宗朱元章也不好使,宁义有心想笑,周皇后上前拽住他手:

“九王哥,张嫣皇嫂说你精通言律,给我留下墨宝可好?”

“墨宝?”

流行歌曲,街头小调,风靡帝都皇城……?

“九王哥,你给写两律,万水千山总是情,很维妙!”

崇祯小弟还知道流行歌曲,宁义听了心醉,受不了周皇后给自己当成大哥哥的撒娇俏皮样,忙点头答应。

家宴不算隆重,几乎与东塔沟里寻常百姓家的差不多,但设在张嫣皇后居住的乾宁宫。

朱窗画廊,庭院深深,静寂空虚中,宁义感到张嫣皇后久居在此的凄冷无奈,不免轻吟:

走过千山我历经多少风霜,

才能够回到你的身旁。

等待的容颜是否依然没有改变。

……

……

带几行清泪迎接晨昏。

······

周皇后与袁贵妃紧挨宁义而坐,本想听他赞誉俩人的厨艺贤惠,却不料九王哥出口成章,轻吟出如此的缠绵悱恻之词,俩美人仰慕倾听,可了不得。

不顾宁义来夸奖饭食,非得请宁义慢说,亲笔记下,崇祯皇帝还一个劲道:

“九王哥果然性情中人,此种情怀,怕当初杨首辅的‘临江仙‘多豪放,反而少了几许人间真情?”

“我朝杨大学士,乃真性情中人,我这班门弄斧,不成敬意!”

“哎呀,你快说,我姐俩好来记!”周皇后等不急。

“哈哈,我这从头唱来!”

带群小孩玩,宁义给哼唱起,她姐俩真用心来记。

记下还要教唱,宁义饿了一天无奈道:“此词节奏简单,先品尝美食,枉费了两宫的好意?”

“九王哥快吃,凉了的话,味道不好啊!”

周皇后给热情夹菜,袁贵妃还给紧来招呼。

在家有张嫣伺候,到皇宫大内有两位娘娘相陪,宁义见了不来点真才实学似乎说不过去,于是谈起治理经营关外的感触。

立足于民生,恩威并施方可,崇祯是明白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很难。

灾情连年,民不聊生,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且不说,大明没有经商深通实业的官员。

西北有煤有水,附近有铁,在宁义的眼里资源够用,他所需要的是权利,其它的一切不是问题。

西北地方自治,录取童生送往关外深造,兴建水利工程,筹建大型工厂实业。

说这些崇祯皇帝不懂,他小脸绷着没了自尊,宁义一看得了,不差他大嫂张嫣热情,自己说什么不入宫遭这罪,小伙脸薄,心太急。

早点散场去忙正事,登坛拜将免了,为了调动西北的大明军队方便,否则不接受‘平西大将军’的印信。

恰好此时报来,先路军刘兴祚与耿明忠所部,已经与叛军交战得胜,大批战俘,难民该如何管理安置。

崇祯皇帝见九王哥真忙,亲自送出德胜门,临行前,周皇后说银子留与军中来用,宁义也不差这几个小钱,万八千两银子留做见面礼。

欠她的三十万两银子,宁义感觉是个玩笑,张嫣皇后与苏芸儿俩人是不能给。

由于走得太匆忙,临分别前,宁义提下袁督师牢狱之事,崇祯笑着很无奈,督师说在里面呆着清静挺好,过些日子找人替换出去。

想想前方十万火急,只要袁督师保住性命,即便罚为平民,结局似乎比较圆满,自己操心费力前途漫漫,宁义心中凄苦,默默带领众弟兄上路。

后路押运火器军需的队伍,已经出了山西地界,前路与叛军接上火,宁义率队着急,迎起夕阳狂奔。

万里江山社稷,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好,一路西北进发,荒山秃岭延绵,村舍城镇破败。

尽管宁义与弟兄们心里早有准备,但见惯了关外的安康祥和,人人觉得此次剿匪平叛,不知道剿的什么劲。

你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养不起广大的老百姓,谁能眼睁睁跟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老哥们弟兄不外,间歇之余谈论民众可怜。

“最是无情帝王家!”

宁义苦恼,自己是留不住好,崇祯小弟弟是见不得好,西北一旦治理安康,大量的税收流失,崇祯用不上两年准心疼。

可他手下的弟兄,误会了宁义的意思,尤其大牛,呲牙咧嘴又说起张嫣皇后人不错,留在东塔沟里眼巴巴给看家。

“看家?”宁义听了‘嘿嘿‘直乐,她寂寞难忍肚子鼓起,今天所做的一切直接白干,先给西北留个好班底。

于是召集锦衣卫换上官服,下去传令,天亮在榆林县衙开会。

文官武官渎职者免见,到京城谢罪,今后不与城池共存亡者,可告老还乡。

轻轻告诉锦衣卫两条标准,西府布政使司的文武官员,剩不下几个,宁义养不起高官,

几十人的锦衣卫,匆匆换上官服,连夜领命急去,宁义见众人歇得差不多,沿起九曲河下游的北岸,赶快出发,给养队伍快到了榆林县衙。

先前有刘兴祚与耿明忠所带的人马,他们不管什么抚恤仁政那一套,造反便收拾来打,大炮火绳枪齐上阵,开场治苦了民变的军队。

等宁义带人到刚刚收复回的榆林城,城门倒塌,显然以前遭受到勐烈的炮火攻击。

“这场战斗,我方多少伤亡?”

刘兴祚与耿明忠带队打头阵,早打完跑了,见剩下押运物资的中路人马,宁义不解问道。

“大当家的,刘总兵他们好像没有多大的伤亡。”东塔沟里的老弟兄说道。

“民变军队伤亡,可有人数?”

不能给年轻力壮的都消灭掉,剩下老弱病残谁干活,何况全是自家人,宁义下不去重手。

东塔沟里的老弟兄,知道大当家的对后金人还客气,不敢告诉他消灭义军两千多人,还帮着先头部队埋死尸。

“不多,几百人,给善后埋了!”

“不要太过分,皇恩浩荡,咱要以德服人!”宁义点头挺满意。

老弟兄们齐心,合伙唬弄宁义一个人,什么事好说,心里话:你不去黑脸,我们偷偷来,上场狠点压压民变的势头。

果然宁义不明觉厉,命令给战俘训话,收编等着用人。

天刚蒙蒙亮,二千多的造反义军战俘,说是多规整训练有素,纯属扯蛋,人人像辽西野战军队那样,个个土灰色制服,没人去造反。

破烂不堪,长袍短褂,七拼八凑,算穿件衣服,多数人的脚下连双鞋还没有,宁义见不得这个,连连摆手:

“给换上军装,正式收编,我来说道说道!”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