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69、第69章

高陵城郊东西两座大营, 本常驻六万郡兵。去年由于董度和鲍忠的内战,减员万余。魏景上任后,自然是第一时间征召补充的。

他借口择优取之,多征召了二万,如今东西大营共有郡兵八万,训了半年, 已见成效。

魏景率兵五万, 点张雍韩熙范亚等大将, 季桓庄延寇玄等谋臣出征。安阳大本营也很重要, 托于心腹陈琦之手。

该议的事, 这十来天俱议罢,魏景一声令下,出郡守府直奔东西大营。

邵箐立即返身, 匆匆往后院而去。

点兵预计午时前能完成, 时间紧凑, 好在该收拾的早已收拾妥当, 其余物事交给亲兵, 装了妆粉的小包她则随身带上。

她领着王经几人飞速往车马房而去。

季桓庄延早她半步, 寇玄颜明后脚也到了。

稍提一下颜明,他在寇玄的不懈努力之下, 终于答应在郡兵营挂名了。约法三章,出征当军医无妨,但闲时他照旧开医馆。

魏景答应了,这人虽脾气不好, 但底细没问题可以信任,医术又极精湛,用着很放心。

颜明施施然来了,见了邵箐也没见礼,直接选了匹马一踩脚蹬就上去了。紧随其后的寇月忙补了个礼,看了颜明一眼,面带歉意:“夫人。”

颜明和旁人根本合不来,就寇月一个助手,自然带她随行的。寇月一身便于行走的男式短袍,数月不见精神头好了很多,看着如已如旧日无异。

邵箐笑着摆手表示无事,寇月冲她一笑,也选了匹马翻身而上,十分利索。

说来惭愧,邵箐努力学习了一年自认骑术已算不错,然天赋这玩意羡慕不来,寇月也就颜明答应挂名后抽时间学了几个月,进步神速,加上乡镇姑娘手脚有力气,如今看着已不逊于她。

唉,她还是魏景亲自指导的呢。

不过勤能补拙,多费点功夫不也一样吗?而且她也不算拙,魏景可是说她天赋尚可,学得还很不错的。

邵箐这般一想,瞬间就舒坦了。

众人很快上马完毕,她和季桓点点头:“出发!”

……

邵箐一身特制的轻便软甲,打马穿过直通城门的青石板正街,出了高陵城,直奔大营与魏景汇合。

校场呐喊声震天,点兵已完成,祭旗后,营门打开,浩浩荡荡五万军士出。

一路急行军,在第六天抵达金牛道前,恰好和吕涧及其麾下的四万东临兵碰上。

吕涧又惊又喜:“杨老弟,怎地来得这般快?”

东临郡距金牛道比安阳足足近了两百里路,他接州牧令和密信后马不停蹄点兵就来了,没想到居然还被魏景赶上。

说话间魏景打马近前,吕涧定睛一看:“哎!杨老弟你真把胡须剃了!”

居然还很英俊!

红缨银盔遮挡住两颊和额头,“杨泽”薄唇方颌,以前被掩盖在络腮胡的下半张脸虽陌生,但眉眼还是熟悉的,吕涧一照面就把人认出来了。

只是恍惚间,他又似乎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同。

魏景当然不会让他细想,立即道:“先前我发现三公子有不同寻常之举,似乎涉及汉中,在河阴便去信二公子。二公子回信让我备战,说或许不久将发兵。”

吕涧恍然大悟,他是回到东临的第四天才接到何泓第一封密信的,备战时间少了,出兵自然没这么迅速。

魏景紧接着又道:“吕兄,蔡俞周鹏已率军进了汉中,我二人先机已失。”

四郡中,永昌宜梁距离汉中最近,甚至宜梁毗邻金牛道,隔壁就是永昌。何泓这点吃了亏,心腹郡最接近汉中的就是吕涧的东临,而安阳比东临还要后面。

“确实如此。”

还未入汉中,便落入下风,说起这件迫在眉睫的要事,吕涧瞬间就将方才那点子莫名感觉抛到九霄云外,肃然点头:“第一战不容有失,反之,恐后续将处处受制于人。”

更有甚者,汉中最终怕也要落入他人之手。

吕涧恨恨咬牙:“偏偏那蔡俞周鹏已占方城,平池城小地狭,难以施展。”

何泓密令不择手段取得汉中郡的实际控制权,想必何信亦然。但怎么说呢,既然是打着剿灭起义军名号入汉中的,那总不能一上来就直接奔汉中郡守廖芳去的吧?

太赤.裸裸了。

哪怕彼此心知肚明,那也不能这般行事,否则就是授对方把柄。现在的益州,除了病榻上的何允,还不是谁的一言堂,后果会很糟的。

所以最佳策略,就是先围着起义军打。开打以后能找的借口就多了,什么你攻击了我,我为自保不得不出手之类,随便掰掰一箩筐。总而言之,遮羞布有了就行。

所以吧,不管是蔡俞周鹏,还是魏景吕涧,一进汉中,毫无疑问都是先奔桢泉军去的。

汉中十一城,如今许金所率的桢泉军占中东部两座最大的城池,上庸和信原,已成气候。

而在上庸和信原方圆百里内,只有两座较大适合屯兵的城池,分别就是吕涧嘴里的方城和平池,欲以最快速度攻桢泉军,非驻扎此二城为据点不可。

方城城池高深,还有护城河,背靠高山面向平原,相对易守难攻;而平池就差远了,城偏小且旧,没有护城河,周围有山但密集矮小,很容易被敌军潜伏靠近。

蔡俞周鹏占了先机,据报已奔方城去了,一步慢步步慢,吕涧如何不恨。

魏景淡淡一笑:“吕兄莫急,平池有平池的好处,易攻难守,桢泉军必然会先奔平池来的。”

只要打了个胜仗,立即就站稳脚跟;若是抢先攻陷上庸或信原,所谓上风下风,将立即逆转。

“可……”

吕涧如何不知道先打胜仗的好处?只是这桢泉看着真不像匆忙拉起来的农民起义军,很是进退有度,就平池这么一个难守易攻之城,他实在没有必胜把握。

他忙道:“子况有何良策,还不快快说来,莫要吊愚兄胃口。”

魏景笑笑,回头看了邵箐一眼,邵箐立即命人将准备好的汉中地域图抬过去。

“若我没猜错,桢泉下一个目标正是平池,恐怕不等我们站稳脚跟,许金就趁机攻来。”

魏景一点地图上的平池:“上庸至平池不过八十里,急行军半夜即至,恰好隐匿在附近山丘群之中。”

人家对地形比他们还熟,藏匿想必不难。一旦天明,即可对二郡联军攻其不备。二郡即使有心理准备,但将士们对平池城还很生疏,闷亏是吃定了。

吕涧一脸凝重点头,就是这般困难重重,他才愁眉不展。

“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桢泉欲攻我方不备,我方亦可。”魏景食指绕了平池城附近的山林一圈。

平池城附近山丘密集,多且不崎岖,又草木旺盛,极利于藏兵。这是桢泉军的利器,但也是他们的。

桢泉军可以悄悄隐匿其中,那魏景一方也可以。

“此处,此处,还有此处。”他利落在地图点了几下:“一旦藏兵出,将对攻城的桢泉军呈合围之势,届时城门大开,里应外合,必能大败敌军。”

这个合围时机,还可以是敌军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头脑之际。魏景道:“我方佯作败相,必能诱之。”

此计环环相扣,攻心诱敌,极为精妙,吕涧一击掌:“妙极!妙极!”

“大败桢泉军后,我二人可趁机发兵上庸,说不得能顺势取之!如此一来,形势立即逆转!”

吕涧喜形于色,对魏景十分佩服:“子况之才,非我能及也。既此策乃子况之智,后续布置就劳子况多多费心了。”

吕涧极爽快,毫不犹豫交出了第一指挥权。一直安静跟在后面的邵箐眸光闪了闪,很好,这人爽快,省了好多功夫。

“既如此,小弟献丑。”

魏景拱了拱手,立即发号施令,张雍范亚等安阳及东临诸将一一领命,并做好准备。

由于这个计划,魏吕联军是午后才穿过金牛道踏入汉中的。从出口到平池,大约需四个时辰,抵达就接近亥时了,夜色深沉,正适合隐蔽行动。

……

“阿箐,你和季桓庄延等先入平池,我略作布置,晚些再回来。”

急行军中,魏景略略放缓速度,低声和妻子说话。

现在是半下午,进入汉中也就一个多时辰,韩熙悄悄来报说已发现了七八拨哨探,其中四五波的举动明显不像正规军训练出来的。

可以肯定,后者是桢泉军遣出的,侦探得这么密集,对方行动必然在今夜。

魏景战策制定一贯完善谨慎,从不轻敌怠战。只他经历过的大小战役多了去了,这中小等规模的战役在他眼中只算寻常,一点没吕涧的如临大敌,吩咐按计划行事后,他就打马来到妻子身边。

“累吗?”

魏景垂目打量妻子的脸色,见她略有疲倦,心疼。

邵箐却笑道:“我不累。”

自己好歹骑马,比步兵轻松太多了。

她仰脸看魏景,他眉眼画了妆,有点陌生,但眼神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

“我身边有这许多亲卫,你无需牵挂,战场刀剑无眼,你多多小心才是。”

战不战神的,也是血肉之躯,亲人上战场,邵箐不悬心是不可能的。

她眼中掩不住的牵挂,循循叮咛,魏景唇角翘了翘,忍不住捏了捏她的手,“嗯”地应了一声。

“取上庸若顺利,后日即可回来接你。”

……

亥时,二郡联军接近平池,早安排妥当的障眼法使出,三万人马悄悄潜入途径山林。

魏景乔装后同去具体布置了,邵箐则在中军拱卫之下入了平池城。

她和季桓等人联通吕涧,按照事前商议紧急布置。

一切密锣紧鼓进行,没多久魏景也回来了,但他很忙,夫妻俩只匆匆交换了个眼神,就各自忙碌去。

到了后半夜,邵箐终于闲下来。大战在即,她精神紧绷着不困,但这样其实不好,该抓紧时间休憩的,于是她便和衣躺下,闭目养神努力入睡。

魏景抽时间回来看了她一眼,也不打搅,低声吩咐紧密守卫,匆匆离去。

哨探已发现几处疑似桢泉军藏匿点,他预计,天明前对方即会发动攻击。

……

平池左近某处密林,夜色中,一条黑影飞快接近,跪地拱手:“禀将军,益州援军已悉数入城,如今已有兵卒在城外挖筑工事!”

王吉自封“天延将军”,封麾下一干心腹分别为“地延将军”“人延将军”,率桢泉军分别在全国各地起事,声势浩大。

这许金正是地延将军,负责王吉看好的根据地大本营汉中郡,一个月下来进展极顺利,一时意气风发。

“连夜挖筑工事?”

许金眉心一蹙:“这姓杨姓吕的倒也不笨。”

益州援军至,大敌当前,他确实如魏景所料,打算柿子捡软的捏,趁杨吕二人立足不稳,率先发动攻击。

一路上都有哨马盯着,由于魏景早有准备,外围兵卒松紧依旧,而内围则收缩,所以按范围估计,约莫六万兵马。

刚才益州入城,许金亲自去看过,确实约六万人左右,一点不错。

他放心回来,预备明早突袭平池。

但现在看来,不能等明早了。这两位郡守还算有成算,知道平池城的短处,连夜就下令修筑防御工事。

工事哪怕只修妥一层,攻城就多了一个障碍。

许金站起,肃然道:“传令!突袭提前,立即出发!”

……

沉沉夜色中,沉闷密集的脚步声突起,飞快由远处逼近,喊杀声大作。

正在平池城墙外挖筑工事的兵卒惊慌失措,匆匆掉头奔回城内,城门急急关上;而城头,能见到好多处火把急促移动。

这是惊急下往里报信吧?

许金哼笑一声,一抽佩剑:“传令!全力攻城!”

……

“来了。”

魏景和吕涧并肩站在墙头,远远听见沉闷的马蹄声脚步声鼓点般响起。他声音沉稳依旧,并未见多少变化。

反倒吕涧一击掌,大喜:“子况!果然成了!”

魏景颔首:“传令,按计策行事。”

……

一时鼓声震天,喊杀声雷动,巨木擂城门的“砰砰”闷响仿佛撞在心坎,登上云梯往城头攻去的兵卒如潮水涌动。

有备而来的四万桢泉军对上骤不及防的益州援军,后者节节败退,到天色泛出鱼肚白的时候,城门已见松动,而平池城头已难支应。

就差最后一哆嗦,许金大吼:“将士们!一鼓作气,拿下平池!”

就是这个时候!

魏景接过一把大弓,搭箭开弦,微眯眼瞄准百步外的旗杆。

他手倏地一松,箭矢带着撕裂空气的咻咻锐鸣,银芒一闪,闪电般奔往桢泉军大旗。

“笃笃笃”连续三声闷响,“呼啦啦”一声巨响,碗口粗细的旗杆竟生生折断,“砰”一声旗帜落地。

战前折旗,对士气有大损,这还不是最要紧,最要紧的是益州军中为何突然冒出一个臂力如此惊人的神射手?

许金心口一突,猛地抬头看去。只是不等他看清,四周突然一阵急促的牛皮大鼓闷响,骤然,山海般的呐喊声爆起,地皮颤动,从外有数万敌军围杀而来。

魏景令:“开城门,迎敌!”

刚才久擂不开的城门“吱呀”一声猛地开启,一个剑眉长目的年轻将军率先杀出,冷电般的目光倏地钉住许金。

许金后脊一凉,咽了口唾沫,咬牙道:“将士们,全力突围!”

……

喊杀声半夜即起,黎明时骤然加剧,邵箐虽惦记,但她清楚自己不擅武,也不去城头添乱,只和庄延等安静等在衙署。

不过战报一直没断,她很清楚外头的战况。

黎明,合围桢泉军之势已成,稳占上风。

辰时,我军大胜,狼狈突围的许金率残军匆匆往上庸方向败退。

但邵箐清楚,魏景的计划才进行了一半,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果然,魏景率大军迅速往上庸而去。

他截住许金残军,击溃击散,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上庸而攻之。

桢泉军发展极迅速,如今已近十万大军,上庸信原各驻一半,许金率四万大军出,如今上庸守军只余一万。

上庸城空虚,许金无力回援,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

魏景曾和邵箐说,顺利的话,他取了上庸后日即回来接她。

但实际上,他当天夜间就往回赶了。

他牵挂妻子,一攻下上庸,连下十数道军令,并命张雍暂主持大局,他立即往回赶。

其实他应明天再回的,妻子该休息了,这会应该睡着呢。

只是他不想等,鏖战一个昼夜他依旧精力充沛,丝毫不觉疲惫,一想到很快能看见她,心里就快活得很,越发精神抖擞。

疾奔八十里,守城的军士见府君夤夜而归也诧异,忙忙开启城门。

他一口气奔到衙署,翻身下马快步进得主院,见正房窗棂暗色沉沉,屋中人早吹了灯睡下,他这才醒悟,忙不迭放轻了脚步。

可是不等他轻手轻脚登上台阶,房内却响起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紧接着眼前房门“咿呀”一声开启。

一个欢快的声音道:“夫君?”

“是夫君回来了吗?”

她夜半梦中就感知他归,欢欢喜喜下床开门迎他,这一瞬间心坎成了泉眼,说不出的喜悦和畅快汩汩往外冒,魏景欢喜极了。

“嗯,是我,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笔芯笔芯!宝宝们,我们明天见了哦~ (*^▽^*)

嘿嘿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咪啾!

emm扔了1个地雷

华小木扔了1个地雷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