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70、第70章

邵箐惦记上庸战局, 睡得并不安稳,半宿睡睡醒醒,迷糊间,她似乎听见有脚步声接近。

军靴一下下落地,虽急促,但稳而有力, 在寂静的夜里, 格外地清晰。

是魏景!

邵箐对魏景的脚步声还是很熟悉的, 况且在这个亲兵重重守卫的正院, 能肆无忌惮夜半擅进的, 也只有他了。

她一喜,瞬间就清醒了,掀被下床, 连鞋也没穿, 赤脚就奔出打开房门。

“夫君?是夫君回来了吗?”

迎接她的是一个宽阔坚实的怀抱, 一双蕴含无穷力量的臂膀将她大力抱住, 很紧很紧。

铠甲冰冷, 脸硌得慌, 浓重的血腥味扑鼻而来,但邵箐一颗悬了两昼夜的心, 在这一刻回落到地面。

“嗯,我回来了。”

拥抱良久,魏景这才忆起自己满身血污,忙不迭松开她:“我竟是忘了……”

“说什么呢?”

他面有歉意, 邵箐却半点不在意,就着庭院石灯幢映过来的灯光,忙仔细打量他。见魏景虽浑身干涸的褐红,却都是从外喷溅上去的,他无伤。

她欢喜极了:“你无事就好!”

谁还嫌弃他呢?

一颗心彻底放下,邵箐仰脸冲他一笑,展臂,主动大力回抱他,迎接他。

他在外浴血奋战,为的是二人。

她丝毫不嫌弃他满身血污,纤细的双臂环绕过他的窄腰,大力拥抱着他,下一瞬,她温顺垂头,娇嫩的脸颊紧紧地贴着他的胸膛。

隔着冷硬冰凉的甲片,魏景能清晰感知那种柔软炙热的温度,这一瞬有种什么在胸腔中炸开,几乎是同时,他大力回抱她。

很紧很紧,仿佛要将她镶进躯体内。

“阿箐,阿箐。”

他低低呢喃几句,俯身亲吻她,很用力,须臾稍分,定定凝视她迷离的水眸片刻,再次亲吻。

情潮来得又急又猛,魏景抱她进门,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卸下铠甲,与她合二为一。

他甚至来不及进入内间,也来不及替她宽衣,将她放在在一张楠木圈椅上,迫不及待大开大合。

“啊!”

他的动作前所未有的凶猛急切,邵箐骤不及防,根本跟不上,她仰首蹙眉,闷哼一声,一双玉足绷紧至极致。

“阿箐,阿箐……”

他俯身,拥抱她连声轻唤,那一双玉臂动了动,最终攀上他的脖颈,与他回抱,与他交颈。

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充斥心头,他忘却所有,只垂首寻着两瓣红唇,与她深吻。

......

邵箐不知道魏景为啥突然就兴奋了起来,跟磕了药似的,连着来了两回,出闸猛虎般全程不带歇一口气。

感官上的刺激堆积到了极致,最后她一度晕厥过去,好在他心里一急随后就结束了,她才缓缓苏醒过来。

她是趴在衾枕上的,回头有气无力瞪了他一眼,喘道:“怎,怎么了这是?”

他还没洗澡呢?

邵箐十分嫌弃地嗅了嗅,幸好天气不热,没馊,不过下不为例了!

魏景轻轻笑道:“我现在就洗。”

“累吗?”

室内没有燃烛,月光从窗纱中筛进,他的侧脸朦朦胧胧,那一双平素锐利的黑眸此刻闪映着光,很柔很柔。

柔化了他的眉眼,柔化了他的五官。

忽有一种不知名感觉翻涌而上,恍惚间,似乎有什么超出了她的认知和意料。一丝不知所措涌上心头,但邵箐来不及细细品味,鏖战两场她精疲力尽,只嘟囔一句“当然累”,阖了阖眼,就失去意识睡了过去。

“睡吧,睡醒我们再去上庸。”

一个轻柔的吻,落在她的眉心。

……

邵箐睡到次日中午才醒,睁眼天色大亮她一惊,战时实在太不应该了,她念叨魏景两句,忙忙爬起床。

“醒了?”

人经不起念叨,一念叨就来了,魏景推门进屋:“正好用午膳。”

邵箐七手八脚穿衣梳洗,不忘回头瞪了他一眼。

“阿箐。”

他从后抱住她,不忘解释昨夜:“我昨儿洗过了,我们一起洗的。”

还有这事?

邵箐愣了半秒才明白他说什么,瞪大眼睛。

昏睡中任人摆弄,自己全程一点不知,即使这人是夫君,且已不是第一次了,但她脸皮还是烧得厉害。

邵箐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用巾子胡乱擦擦,转移话题:“好了,我饿了,咱们快点用膳吧。”

她忙不迭追问:“上庸攻下了吧?”

“嗯,昨天入夜攻下的。”

她说饿,魏景立即转移了注意力,忙唤了膳,牵她往偏厅而去。

“我们用了午膳就启程去上庸。”

相比起平池,上庸城高池深,毫无疑问被选为大军临时驻扎地。魏晋一大早就起了,和季桓等人上午安排好平池诸事,下午正好出发。

那宜早不宜迟了,两地相距八十里,就算有官道时间也赶,入夜前赶到最好。

嗯,正好观察观察上庸城的情况。

邵箐是这样想的,季桓庄延等人也是这么想的,但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上庸城的情况很有些出人意料。

流民。

很多流民,且情况很有些不好。

……

傍晚,邵箐一行跨马从南城门而入。

上庸,数百年古城,护城河绕城而过,城墙上筑的大青石有斑斑苔痕,上面尚残存不少褐红血迹和刚被战火灼伤的痕迹。

这城池虽昨日刚经历了一场激战,但战场打扫很迅速,已清理得差不多了,城头上下军士林立,井然有序。

只邵箐的微蹙的眉心却一直未曾放松过。

很多的流民。

刚被清理出来的城墙根下,密密麻麻挨坐着许多流民。真的很多,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个个衣裳褴褛,面黄肌瘦,有目带希冀看着邵箐一行,但更多人一脸麻木。

实际上,在出了上池踏上官道,就已经开始看见流民了,两个一对,三个一群,越接近城镇越多,到了上庸城抵达顶峰。

就南城门这么一小块,一眼望去已过千。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流民?”

邵箐震惊,汉中可是出了名的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啊!

“夫人有所不知。”

季桓也皱眉,环视周围一圈,他对邵箐道:“这些流民大多从中原而来,也有些是汉中本土人士,近日受战祸殃及。”

说起流民,不得不提一下王吉和许金。

这二位为了攻下汉中当大本营,可是煞费苦心。为了遮掩混进来的手下,还有后续兵源,在许金等人的大力引导下,去年汉中涌入了数目甚巨的流民。

再有一个,起义军开战至今一个多月,激战之下难免波及本地平民,于是,流民数量再次暴增。

流民数目多也就算了,关键还似乎开始染病。

邵箐骤一眼望过去,见二三十步外一个孩子似乎生了病,一张黑瘦的小脸通红,而且他脸上似乎长了什么红色点点的东西。

红色小点孩子的母亲也有,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伸手去挠了挠。

邵箐心头一突,忙举目四顾,只见疑似发热和红疹的流民,近距离能看清的就有二三十!

她大惊失色:“流民仿佛染了病!”

邵箐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其实魏景和季桓也已注意到了,魏景神色一肃:“先进城!”

他叮嘱妻子掩住口鼻,因为怕传染病。

要是传染病,那就棘手了,一个弄不好这上庸乃至汉中还会成大麻烦。

好在情况没糟糕到这程度。

魏景立即命人隔离流民,并彻查城中百姓情况,将已发热的和出红疹的挑出好些,交由颜明领着军医们检查。

“并非瘟疫。”

疑难杂症啥的,颜明要擅长许多,他一眼就看出五六成,把了把脉便清楚明白,不过为谨慎计,他还是将选出来的数十个流民的一一检查过。

“近日春雨绵绵,流民衣衫单薄无法替换,又多体虚,故而频发风寒之症。”

至于红点,乃荨麻疹,春季乃此症高发季节,流民力疲体弱,个人卫生堪忧,更容易得病。

城中百姓倒少见荨麻,就是风寒发热的也不少。

荨麻疹并不会传染,颜明撇撇嘴:“你们不必惊慌。”

话罢,他弹弹衣袖直接走人,背着药箱的寇月连忙请罪并急急跟上去。

“颜大哥,你不能这般的。”

“怎般?我如何了?……”

……

颜明这人一直都是这样,大家也没在意,关注点都放在流民的病况上。

邵箐问:“夫君,我们是否开仓放药?救治流民?”

怜悯施援只占其一,另外抑制病况也很关键。荨麻疹不会传染,可风寒感冒会。不要小看小小的风寒感冒,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因此病死也算不得啥新奇事。

流民们身体已经掏空,饥一顿饱一顿的,居住条件又恶劣,若再无医无药,能预见届时一倒一大片。造成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有可能引出真正的瘟疫。

邵箐话音刚落,季桓立即拱手:“主公,在下附议。”

“除了疫病,此乃收拢民心的大好时机。”

身份使然,季桓看问题必先从己方从魏景的利益出发,好比此事,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收拢汉中民心的大好机会。

得了民心,将大大有利于日后。

魏景“唔”了一声,看向张雍。

这么多的流民,药材是大问题,但这问题应无需他们烦恼,因为每个府县都会有常用药材库。

唯一恐会出现差错的,就是城池长官懈怠甚至贪渎,导致药材库空虚而已。

好在上庸城没这么问题。

张雍已出列:“禀主公,今早刚检视过各库,药材库保存完好,库存充裕。”

很好。

魏景满意颔首:“此事就交由文长和……”

他环视一圈,略略沉吟,邵箐主动请缨:“我吧。”

对于战事战策,她略逊色于季桓等人,正好处理这个。

魏景点头同意,但不忘叮嘱一句:“虽只是风寒,然患者你切记莫要近身。”

嗯,很关切了,一如既往,但眼下这么多人在场邵箐有点不好意思。偷偷环视一圈,见大伙儿俱一脸正色,她别扭这才少了点。

“那我先过去安排。”

她站起,寇玄也拱拱手,二人匆匆去了。

……

书房议事还在继续,虽救治流民能收拢民心,有大利与日后,但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战事。

邵箐先紧着手里活,至于战策战况,她回头听魏景说也一样。

两者进展俱极佳。

先说救治流民。

官府开设药棚医棚,替流民问诊并发放熬好的汤药,本城贫民也能来。对于流民和贫民,尤其病中凄惶者来说,简直就是久旱甘霖。

他们并不会管这并未本地官吏,只道这新来的杨府君是活命的菩萨,救苦救难。

流民居无定所,影响养病也不利稳定。邵箐和魏景商量过后,辟出几个大宅子当救济堂,先让需要养病的住进去。至于其余没办法安置的,先登记,并告知战事结束后,官府会立新户籍,并丈量荒地一一安排。

这已经不是救命菩萨了,这简直是皇天后土,不少流民当场失声痛哭,跪地“咚咚”磕头。拜了邵箐寇玄军医们,又自发去衙署外叩拜杨府君,互相转告,声泪俱下。

杨泽名声大振,即便上庸城本地百姓也交口称赞,谁不想头顶上的是个好官?

另一方面,魏景率军征桢泉军,期间不出意料和蔡俞周鹏联军也战在了一起,三方势力在汉中郡展开混战。

魏景捷报连连,一月内连下五城,汉中十一城,已大半握在他手里。许金和蔡俞周鹏被逼退至汉中西隅,屡屡反攻俱败,损兵折将,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剩下地盘。

邵箐随着大军一路前行,药棚医棚也随着魏景胜利的步伐往前推移。至今,汉中东部不但远离战火,且已民心思定,个个引颈期盼杨府君早日旗开得胜,西边儿快快败北。

他们甚至忘记了,现任汉中郡守廖芳,从前头顶上的天,也在西边儿呢。

不过相比起流民和百姓的殷切,魏景本人倒是不急的,甚至在近日,他攻伐的步履反缓了下来。

……

“汉中郡已无悬念。”

中军大帐前,魏景负手而立,目光淡淡远眺蔡周联军大营方向。

汉中狭长,西部四城大部分靠尾部,背后是高山,容易被围堵并逐个击破,而中部地势平坦,更不可能直接拱手让人。于是桢泉和联军便各自在中西部安营扎寨,修筑工事,抵御强敌。

西北方向是联军大营,而西南方向是桢泉残军大营。

之所以说是残军,是因为对方被魏景连次狠击,减员十分厉害,偏流民中喜讯流传,兵源几乎没有了,甚至还有新进兵丁逃了去的。如今,只剩下约二万余人。

魏景目光一转,又扫了眼的西南,转身入帐。

他在首位上坐下:“既汉中已无虞,下一步,诸位有何见解?”

这下一步,就是攻进金牛道。

魏景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整个益州,汉中只是第一步。现在第一步完成只是时间问题,那就该考虑如何走第二步。

发兵是必须的,但和汉中郡一样,这需要一个理由。

得师出有名,否则就是公然反叛,连下下策也算不上。

只这一回,连何泓身上也没找到合适空子了。

这就是魏景缓下攻伐节奏的唯一原因,他必须在汉中战事平息前,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事已经不止商议过一次了,可惜始终没有议出良策。魏景发问后,不管是邵箐季桓,还是张雍庄延等,俱蹙眉苦思,沉吟不语。

魏景眉心也蹙了蹙,须臾他道:“既然暂无良策,便先且搁下。”

议另一事,他食指点了点长案:“吕涧呢,诸位有何看法?”

吕涧,一直和魏景联军,现在战事已经进入后半阶段,如何处置此人,该得出结论。留则无碍;倘若不留,在后续的战役之中即可顺势除去。

季桓拱手:“主公,在下以为,吕涧此人暂留之无妨。”

吕涧此人甚至磊落,自从第一战见识了魏景本事,就利索将第一指挥权交到对方手里,此后言听计从,从没想过夺回。

魏景颔首,他也是这个想法。

若时机恰当,吕涧这人未必不可以收服。他的战策随局势应变,倘若日后真不能留,再除不迟。

诸事议罢,魏景便吩咐散了:“明日出战,诸位且去准备。”

话毕,他率先站起,携邵箐转入内帐。

……

“阿箐。”

沐浴梳洗后,魏景拥邵箐上榻,行军床不算宽敞,二人紧紧挨着,他拥着妻子,低声叮咛:“明日我出征,约莫四五日归。你留在营中切莫外出,若有事,与伯言商议就是。”

他明日率军出。

哨马探得蔡周联军蠢蠢欲动,似乎欲潜来突袭,魏景打算明日率先迎上去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蔡俞此人颇狡诈,数次三方混战,联军虽败,但损伤总比桢泉军小许多,而他本人的四万永昌军更是几乎没怎么减员过。

联军需要削减兵力,永昌军更需要重重一击,但魏景在得出下一步良策前,这敌寇还得留着,不能用力过猛一棒子给打死了。

有点棘手,再加上魏景打算拖拖时间,所以此次会战,他预计四到五天。

直接开战的战场,他自然不会把妻子带上,邵箐和季桓庄延等人留在大营中。魏景选了两万精锐镇守大营,确保安全无虞。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他每次都会事无巨细地叮嘱一遍,邵箐又好笑又感动,搂着他的大脑袋重重亲了一口,笑道:“我晓得了,夫君勿忧。”

魏景立即回亲过去,准确无误衔住两瓣粉嫩的唇。

就知道他会这样!

邵箐没好气捶了下他的胸膛,也不拒绝,十分温顺微启唇瓣,让他长驱直入。

缠绵一个热吻,魏景喘息粗重却没继续,不是明日出征的原因,而是他妻子脸皮薄,这牛皮大帐周围守着亲兵,她害臊不愿意。

邵箐气喘吁吁,捶他两下重新偎依在他怀里,她叹:“唉,真希望能尽快议出良策,不必再左右顾忌。”

若想不出法子,后续只能继续拖着。但拖也不能一直拖,毕竟魏景前期身处不利尚势如破竹,眼下稳占上风总不能拖个一年半载吧?

唉。

她也绞尽脑汁想了,可惜同样没想到。

魏景安慰她:“会想到了,你别急。”大手轻轻拍着她的背,“睡吧。”

他声音不疾不徐,沉稳依旧。邵箐心中一定,也是,他们这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肯定能有法子的,不急。

焦急解决不了问题了。

“嗯。”

作者有话要说:  阿箐对魏景好感有,毕竟这男人对她极好,天天和她做最亲密的事,但真没心有灵犀到这种地步哇,昨天魏同学脑补过了点哈哈哈哈哈哈

么么啾宝宝们!又到周六日了嘿嘿, 我们明天见了啦! (*^▽^*)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笔芯!

emm扔了1个地雷

江七七扔了1个地雷

捕获一只名侦探扔了1个地雷

小团圆扔了1个手榴弹

嘟嘟嘟扔了1个地雷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