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93章 九幽王

宁义眼睛圆着琢磨,开始没了好道,跟张嫣皇后胡扯,她一来气给自己削职为民,岂不更好。

坏心思写起信,什么词都敢用:

我是你家二大爷,天天追起操心费力,寂寞了,多吃斋念佛,心静自然凉,哥这心脏受不了。

这顿在信中瞪眼说气人话,派人送出给张嫣皇后,他还在督师府里暗笑:“杀头是不可能的,估计离回家歇着不远喽!”

不容多想,外面等着回信的官差站满院,宁义低头还得挨个给回复。

工程干大了,皮岛那边修建铸造厂,辽东还修铸造厂,所有地区的水利项目,这些纯技术的活,全自己设计,遇到困难还得给解决。

带队的东塔沟技术员,能具体在现场施工就不错了,想一时教会三角几何,方程公式,吹牛都吹不出来,阿拉伯数字还没有几个人识得。

想当此时的大明朝人说这些,真不如跳大神,来得快。

宁义嘴里磨磨唧唧,叨咕叫苦连天,唯一能帮上点手的俩人,苏芸儿和小秋儿也不来了,苏芸儿有孕在身,小秋儿还照顾大小姐分不开。

“狗屁的官,一个跟班没有?”宁义处理完一封公文,又接着干。

“这……小庄妃来信?”宁义拿起一看,有点人情味嘛!

小庄妃买种子,又买农具,口口声声在信中说,给现钱,东西好就行,你给作价,我过几个月要做妈妈啦,不想操心!

手拿小庄妃的信,宁义一阵阵迷湖发晕:这年头流行做妈妈?

不过他心里热乎乎,小庄妃没用银票抵账,似乎饶过自己一命。

购买种子的价格,宁义是一钱不能少算,种子太紧张奇缺,背负严重的私通后金重罪,不从银子上来找可不行,但买给后金的农具铁器,价格仍不变,可以从配件上多给。

大约估摸着,不能使后金人吃得太饱,给划过去些种子,不用新来的农作物出售人家。

坑人坏皇太极可以,满天下的老百姓大同小异,本就善良,至于如何疯狂变坏,宁义官不小,心里清楚。

夕阳窗影低垂,伸伸懒腰,宁义头昏脑胀算忙碌了一天,还要坚持挺着安慰起自己:“水利基建工程,刚开始都这样,忙几天就好啦!”

没人伺候,到外面混口饭吃,他自个安慰宽心。

偌大的督师府里,除了门房有队值守的锦衣卫,里面空荡荡了无一人,大官养不起,小官老头们在低下忙民生,不收赋税一切好说。

挺大的官,宁义坐在锦衣卫堆里开吃,众人早已经习惯,该说还说,该聊还聊。

同行调走几百人,到关内去忙着发救济粮,他们的信息比宁义还灵。

朝廷这次铁心了,所有的救济粮一粒不动,全部调运西北救灾。

“西北救灾,白给?”

坐在一旁的宁义,听了开琢磨,朝廷这种做法可不行,给黎民百姓吃饱这顿,还要给下顿,一直救灾下去,何时是个头?

“那大人,像关外这样,官家军队打不过乱匪?”

“打不过,也不能白给,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安抚民心。”

“大人所说有道理,可不等咱修完,乱匪占了去?”

“也是这样!”宁义琢磨官军是不易,民众没饭吃,打劫官府大户造反有理,抢完乱摊子一扔,细想与皇太极没啥区别,后金老实了,大炮堵在家门口,抢不来东西。

高粱米饭,水豆腐,在宁义嘴里吃没了味,凑乎吃饱,回督师府公堂继续干,这会儿工夫,又有十几封文书传到。

无休止的公务,宁义接连忙了小一个月,琢磨着该种地了,新品种农作物玉米省事,土壤墒情好,埋里就可以长出,而种植土豆,地瓜比较麻烦,需要发芽育秧。

出关的种子培育省心,发放到各家各户,乡老里正比自己看管得还严,关内的种子培育可怎么来整?

发放到官府,克扣侵吞,吃剩下再种,还说种子不好出苗差,混饭蒙事,满大明的官场皆是如此这般,首辅韩炉家里还是大户。

“我也不是好鸟啊!”想着给宁义自己气得发笑,查起资产比谁都多。

账面上的银子,卖种子,卖农具,再加上建两座工厂,辽东和东江给现钱,宁义又攒了五六十万两。

庆幸调戏张嫣皇后起了作用,朝廷有了自尊,不来圣旨,不算计自己,宁义感觉心虚理亏,官内的地给人家种好,别惹张嫣皇后到宁远城来找翻脸。

动用锦衣卫监督官府春耕,涉及到管理官员,宁义要上报朝廷定夺,自己上前收拾这个,又收拾那个,所有官员一撂挑子,还不如魏忠贤治国有道。

宁义指挥千军万马惯了,好歹要有个目标点,一片散沙,不好不坏,没个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崇祯小弟坚持住,首辅韩炉的班子别倒,宁义又给上份奏折。

民以食为天,今年的气候无大变,适宜新品种农作物,诸事放缓,春耕为上,调派锦衣卫督促官员耕种。

第二天一早,宁义还在迷湖大睡中,卫兵报:圣旨来了!

“来了,来了到督师府大堂去接!”

穿官服不给做,更省事,宁义轱辘起就去。

刚来到督师大堂门口,宁义气得鼻子没歪掉。

太平钱庄的朱掌柜,崇祯皇帝的三叔朱常洵,身穿蟠龙朝服,头戴冠冕,有点牌面,沉着大脸摆上谱。

“老朱头别闹,有事说事?”宁义心说话,你与哥我装的是啥,砍头还省操王八心。

哪知朱常洵眼睛一瞪,不耐烦道:“别磨叽,快跪下接旨!”

“就咱俩人,你老朱头不摆谱,还要死?”宁义看督师大堂上,还焚香摆上贡品,早饭给准备好。

“跪不跪?”朱常洵拿宁义没招,他一倒下,关外准乱了天,大明朝指望这棵歪脖树。

见今天犯抽疯病,老朱头来了脾气,宁义嘴里磨叽叨咕:“给你磕俩头,你早点去!”

朱常洵不理会,端足架子,拿腔拿调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奉天靖难大将军,特进光禄大夫,九边督师……

“九边督师?你等等。”

听着迷湖,即便是接袁督师老人家的班,充其量管榆关里外这一片,这从老龙头起,一直管到嘉峪关,朝廷怕自己累不死?宁义站起不耐烦。

“你别磨叽,吵吵个啥?”皇帝他三叔把圣旨往宁义怀里一推:“你自个看,爱干不干?”

“老朱头你不对……”宁义扫一眼圣旨,顿时迷湖发晕。

赐姓朱,朱由梳,封自己为‘九幽王‘,开始扯了?

“老朱头,没人上你家里混去,帮收拾烂摊子可以,要银子,出力都可以?”

魂穿姓什么无所谓,成了皇族,不得把自己折腾死,宁义没心情到朝堂上去扯,人家四书五经,见面聊个啥?

朱常洵听了不以为然,哈哈一笑道:“小子,你看看这是啥,别不识抬举?”

玉牍打开给宁义看,皇族家谱排位,竟然给宁义排在朱由校的前面,朱由梳,朱由校,朱由检。

宁义见了,脸色气得发绿道:“三叔,没给我修陵?”

“哈哈,真要修啦,在天启上面?”

“啊……明十四陵?”宁义脑袋瓜子‘嗡嗡‘直响,后世被打开研究的皇陵,指定是自个,突然冒出个‘九王爷‘,多新鲜!

“你接圣旨,算认账,我回去忙?”

“我接什么接,你拿回去给崇祯小弟,有事说声好使!”

“哼哼,知道你不想学好,你回头看看?”皇帝他三叔,说着甩袖子走了。

“我勒个去……这……”宁义转身一看,‘扑通‘趴在地上。

缕缕朝阳下,督师府的院里,正有两位皇后,雍容华贵,肃然静立,苏芸儿和张嫣俩人。

“我这办正事,你俩歇歇?”宁义狼狈爬起,赶快去忙。

“哎呀,气死我了,动了胎气!”

苏芸儿捂着肚子,堵在督师大堂口。

“就是的,你不学好,不要误了你家孩子的前程?”张嫣皇后移动莲步,粉脸娇艳,飘到宁义耳边。

“给我的信,可没说呢?”

“啊……光宗耀祖,大好事,我即刻点兵,奔赴西北平叛!”

还不快点走,张嫣皇后赖在手里更麻烦。

“你该办的事,快给办,养兵又留银子,看弟弟那边不管?”

苏芸儿改口倒是快,一步升天,九王妃与皇后差别不大。

“我想造战船,东江那边用得上?”

“家里着火,不先顾家,还是不学好啊?”张嫣皇后在旁扇风点火,像是不过瘾,还要动手。

“你俩歇着,我调兵遣将,安排粮草!”

平叛到西北弹压地面,阶级内部斗争,宁义真不愿出手。

打压太狠落骂名,不狠讲道理,先管饱老百姓,西北越闹越穷,越穷越闹,粮食从何来?

“粮草已经到西北,你带人马前去便是啦!”张嫣皇后急急道。

“这……有事说事,哥是办事人嘛!”

怪不得羞辱张嫣皇后没反应,崇祯小弟弟,还有内阁,在背后算计自己。

宁义说即刻点兵,带队不入关,从九边防线外围走,顺便巡视下防务,张嫣非得说上朝堂述职,完事后可奔赴西北平叛。

朝堂政务有规矩礼法,堂堂的大明‘九幽王’,一定要习得,闹出笑话乱子,影响皇家尊严。

宁义听着心里翻个,老祖宗要饭能有今天,不为自己,为苏芸儿肚里的孩子,尽量照顾起脸面。

演习朝堂觐见之礼,王服冕带早给准备好,苏芸儿和张嫣皇后总算过足瘾。

俩人齐上手,给宁义扒衣服,又忙起给穿。

宁义受不了如此的折腾,闭紧眼,香风阵阵,身前身后俩美人给穿带服侍,不过在他心里,有种给自己穿寿衣的感觉。

谁热乎乎的脸,兰气拂面,宁义不敢睁眼看,两手平伸,任凭她两人摆布,最后有人倒在怀里。

“他九王爹,抱抱我母子俩,过过灵气?”

“啊,芸儿不闹!”当张嫣的面,宁义嘴里说着,还是动情意思下。

苏芸儿心满意足,说累了,回去歇着,怕老娘担心,宁义想借光回家,她说尽快演习朝堂之礼,早些平叛回来,好抱大儿子。

苏芸儿做了九王妃,宁义看把自个彻底卖了,人家肚子里有龙子龙孙,老公变成公家人。

琢磨起张嫣皇后,呆会儿,借演习朝堂礼仪,会如何收拾自己,宁义认栽,来到督师府的大堂,准备受罪。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